[实用新型]多功能植物生态培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40308.3 | 申请日: | 2015-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3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易涌汽车部件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6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4 | 代理人: | 陈立荣 |
| 地址: | 408527 重庆市武***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植物 生态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艺盆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植物生态培养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植物培养器包括上盆、下盆、吸水芯和托架,上盆套装在下盆中并通过托架承载上盆及其栽植的植物的重量,吸水芯穿过上盆底部插入下盆内,运用毛细现象将下盆装载的水或营养液输送到上盆内,使得上盆可以种植各种植物,下盆可以饲养水类小动物。由于下盆内的空气只能从注水口流入,导致下盆内含氧量不足,不利于饲养的水类小动物的生长。另外,由于下盆没有设置溢流口,当下盆装水过量时,容易对上盆栽植的植物根部造成浸泡,影响上盆植物的生长,严重的还会导致上盆植物烂根。再有,由于上盆紧扣挂在下盆内,且上盆底部处在下盆内,上盆的透气性较差,上盆内栽植的植物只能从上盆缘口得到空气补充,其根部很难吸收到空气,上盆内栽植的植物根部容易产生烂根,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显然,现有技术多功能植物培养器存在着上、下盆通气性较差,上盆植物根部容易产生烂根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多功能植物培养器存在着上、下盆通气性较差,上盆植物根部容易产生烂根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植物生态培养器。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植物生态培养器包括上盆、下盆、吸水芯和托架,所述上盆嵌套在下盆内,所述上盆的形状和大小与下盆内腔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且上盆的外缘搭靠在下盆边缘上;所述托架包括支撑上盆底端的托盘和支撑托盘的支架,托架的高度与上盆底面到下盆底部上表面的距离相同;所述吸水芯穿过上盆底部和托盘;在下盆底部中心设置有通气溢流管且在下盆底面设置有垫脚,所述通气溢流管为空心管,其高度与上盆底面到下盆底部上表面的距离相同,并在下盆控制储水位的高度位置设置有横向矩形通气溢流孔;在上盆底部中心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为顶部封堵的空心管且与下盆溢流通气管相对接,在通气管顶部设置有竖向矩 形通气孔。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植物生态培养器,所述上盆和下盆侧壁为弧形组合。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植物生态培养器,所述支架的横截面形状为门字形。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植物生态培养器,所述下盆侧壁为透明侧壁。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植物生态培养器,所述通气溢流孔的数量为二个或二个以上且在圆周均布。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植物生态培养器,所述通气孔的数量为三个或三个以上且在圆周均布。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植物生态培养器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下盆通气溢流管和上盆通气管组合让培养器内部与外界空气循环,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环境,为上盆植物和下盆水类小动物生长提供所需的氧气和水分;通气溢流管保证下盆的水位不超过控制储水位,避免下盆储水浸泡上盆植物根部,实现下盆可储、可养、透气、排涝、环保节能等功能。此外,采用托架保证上盆稳固地镶嵌在下盆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植物生态培养器的三维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植物生态培养器下盆通气溢流管的三维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植物生态培养器下盆底面垫脚的三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易涌汽车部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易涌汽车部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403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横向开口吸水装置植物培养器
- 下一篇:缓释浇水花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