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刺无纺布烘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39036.5 | 申请日: | 2015-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2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涛;林跃东;陈治申;陈国鹏;赵宝军;陶百祥;张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德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13/16 | 分类号: | F26B13/16;F26B13/20;F26B2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纺布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刺无纺布加工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刺无纺布的生产过程中,纤网水刺加固成布后,虽然经过真空吸水处理,但布上仍然吸附着大量的水分,因此烘干工序是水刺无纺布生产工艺中不可缺少的步骤。目前,大多数的水刺生产线均采用热风穿透式滚筒烘干装置,即在机体内装有用于使水刺无纺布传送的转鼓,而转鼓内外构建有一热风循环系统,水刺无纺布在转鼓上传送经过时,热风由转鼓外部进入转鼓内部而往复的穿过水刺无纺布,使水刺无纺布上的水分蒸发被热风带走,从而实现烘干目的。为了使热风与水刺无纺布的充分接触,位于转鼓上侧及下侧的进风口处分别安装有布风板,但是现有的布风板上的开孔是均布的,理论上可使热风与转鼓内的水刺无纺布均匀接触,但在实际作业中,受设备保温性能、空间结构等设计因素影响,转鼓两端部通过的风量相对较少,温度相对较低,经常会出现水刺无纺布两端部区域烘干不彻底的现象,使得水刺无纺布在横幅方向上的烘干不太均匀,回潮率差异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热能的使用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水刺无纺布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烘干效率高,烘干效果均匀的水刺无纺布烘干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刺无纺布烘干装置,在机体内设有一烘干仓,烘干仓内安设有可自由转动的用于传送水刺无纺布的转鼓,烘干仓的上下侧各安设有一个与转鼓平行、用于热风进入的布风板,所述的机体内设有一热风循环通道,热风循环通道一端与转鼓内部相通,另一端则经两布风板与烘干仓相通,所述的热风循环通道上安设有驱动热风由转鼓外部流向内部的循环风机、用于为热风提供热量的换热器以及将热风外排的排气风机;所述的布风板上设有若干通风孔,通风孔在布风板的横向上呈对称分布,且通风孔的在布风板上由中间向两端直径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布风板上的通风孔并非采用均布设计,而是逐渐向两端而逐渐增大,热风经过该布风板布风处理后,可更均衡的与经过转鼓的水刺无纺布接触,克服了以往水刺无纺布烘干时两端部区域烘干不彻底的不足,从而提高了烘干效率及效果,保证水刺无纺布生产质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布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热器,2、循环风机,3、热风循环通道,4、排气风机,5、布风板,6、机体,7、烘干仓,8、转鼓,9、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水刺无纺布烘干装置,其包括一机体6,机体6内设有一烘干仓7,烘干仓7内安设有可自由转动的用于传送水刺无纺布的转鼓8,烘干仓7的上下侧各安设有一个与转鼓8平行、用于热风进入的布风板5,所述的机体6内设有一热风循环通道3,热风循环通道3一端与转鼓8内部相通,另一端则经两布风板5与烘干仓7相通,所述的热风循环通道3上安设有驱动热风由转鼓8外部流向内部的循环风机2、用于为热风提供热量的换热器1以及将热风外排的排气风机4;所述的布风板5上设有若干通风孔9,通风孔9在布风板5的横向上呈对称分布,且通风孔9的在布风板5上由中间向两端直径逐渐增大;所述通风孔9中,较小的尺寸为2~3mm,较大的尺寸为7~8mm。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设计后,由循环风机2提供动力,转鼓8内的空气进入热风循环通道3中,空气经换热器1加热后而形成热风,经布风板5布风处理后进入烘干仓7,最终穿透水刺无纺布进入转鼓8内,然后进入下一次循环流动,当热风穿透水刺无纺布时,水刺无纺布上的水分得以蒸发并随热风流走,从而实现烘干目的。当循环热风湿度较大时,可通过排气风机4将部分湿热空气排至外界,而后补给相对干燥的外界空气。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布风板5上的通风孔9并非采用均布设计,而是逐渐向两端而逐渐增大,热风经过该布风板5布风处理后,可更均衡的与经过转鼓8的水刺无纺布接触,克服了以往水刺无纺布烘干时两端部区域烘干不彻底的不足,从而提高了烘干效率及效果,保证水刺无纺布生产质量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德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德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90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