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太阳能板的旋转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8792.6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7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余金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林辉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太阳能 旋转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太阳能板的旋转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发电是利用电池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蓄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等。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方向直接影响着太阳能的利用率。目前太阳能板的安装方向一般是根据当地的日照情况进行固定安装,因此绝大部分时间太阳光线与太阳能电池板的向光面并不垂直,太阳能的利用和转换效率较低,而且太阳能发电装置不能连续发电,受季节、昼夜以及阴晴等气象状况影响较大,太阳能电池板的造价也较高,同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太阳能发电的应用。
为此,目前已有的一些能随太阳光线调整太阳能电池板角度(追日)的发电装置则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如申请号为200620070013.7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太阳能电池高效收集装置,由太阳能电池收集器和太阳跟踪云台组成,太阳能跟踪云台由架体、转盘、水平转动驱动机构、垂直摆动驱动机构和跟踪控制电路组成,转盘本体为齿轮或蜗轮,利用太阳跟踪云台,使太阳能电池的受光面跟随太阳转动,全天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状态;又如申请号为201210261937.5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太阳能发电单元及其太阳能支撑与仰角跟踪装置,包括用于与基础地面连接的底座支架,底座支架上设置有安装座,调整装置可拆卸的连接于安装座,调整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蜗轮蜗杆升降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蜗轮蜗杆升降机构的蜗轮,从而对太阳能电池板的仰角进行调整。
上述的这些太阳能追日装置,驱动机构外露,由此得不到保护和润滑,不能实现长时间追日,寿命和强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水平驱动和垂直驱动双轴不能复合在一起,结构不紧凑,且无法承载大功率太阳能板;而且都难以满足两个跟踪方向转动180°,跟踪光线不充分,存在死角;此外,由于自身的重量和自然风的侵袭,驱动机构需要承载较大的负荷,导致驱动机构要么体积庞大要么不牢固,耐久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机构牢固的用于太阳能板的旋转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太阳能板的旋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基础地面固定的垂直的立柱、固定在所述立柱外周上的安装座、位于所述安装座外周的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两侧内的旋转轴承,所述壳体由水平驱动机构驱动而能相对所述安装座作水平转动,所述旋转轴承由垂直驱动机构驱动而能在所述壳体内作垂直转动,所述旋转轴承用于带动所述太阳能板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形成在所述安装座外周侧面上的第一蜗轮、与该第一蜗轮啮合的第一蜗杆、以及驱动所述第一蜗杆转动的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蜗轮的轴线为垂直方向,所述第一蜗杆带动所述壳体绕所述第一蜗轮转动。
所述壳体的外周侧面上设有第一驱动部件容置腔,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一蜗杆容置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容置腔内,所述第一蜗杆能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容置腔内转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容置腔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从而所述第一蜗杆上的螺纹露出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容置腔外而与所述第一蜗轮啮合,水平驱动机构位于壳体内,可免于受到外界的侵蚀,确保了其寿命和一定的强度。
为支承壳体,并且减少壳体转动时的摩擦力,所述安装座上部外周固定有上轴承,所述安装座的下部外周形成有下轴承,所述壳体支承在所述上轴承和下轴承之间,所述第一蜗轮形成在所述安装座外周位于上轴承和下轴承之间的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垂直驱动机构包括形成在其中一个旋转轴承的外周侧面上的第二蜗轮、与所述第二蜗轮啮合的第二蜗杆、以及驱动所述第二蜗杆转动的第二驱动部件,所述第二蜗轮的轴线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蜗轮带动所述旋转轴承绕自身的轴线转动。
所述壳体的两侧形成有轴承容置腔,所述轴承容置腔的轴线呈水平方向,与具有第二蜗轮的旋转轴承同侧的轴承容置腔上设有第二驱动部件容置腔,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和第二蜗杆容置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容置腔内,所述第二蜗杆能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容置腔内转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容置腔与轴承容置腔内部连通,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蜗杆上的螺纹露出于第二驱动部件容置腔外而与所述第二蜗轮啮合,垂直驱动机构位于壳体内,可免于收到外界的侵蚀,确保了其寿命和一定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安装座、壳体和上轴承可以为整体式的结构,也可以为开合式的结构,即所述安装座、壳体和上轴承均在径向上分成为互相连接固定的两个部分,由此将光电装置安装到已装机的风电装置时,无需拆卸风电支架即可完成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87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节能闭式冷却器系统
- 下一篇:自跟随智能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