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自动枕套翻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8424.1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4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妮;李素芬;何文强;翁源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眉山宽庭环保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G3/04 | 分类号: | D06G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2046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自动 枕套 翻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套加工设备,特别是半自动枕套翻袋机。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纺织不仅是传统的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三维编织技术,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我们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在枕套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枕套进行包装,但是其包装袋使用量特别大,在包装袋制作好后,包装袋是处于翻开状态,需要将包装袋进行翻袋,传统的做法是通过人工翻袋,其翻袋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也比较大而且翻袋的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降低劳动强度、翻袋效率高和翻袋效果好的半自动枕套翻袋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半自动枕套翻袋机,它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上撑角装置、下撑角装置以及调节上撑角装置和下撑角装置的高度调节装置,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丝杠、滑动块和支撑板,所述的丝杠安装在机架的两内侧壁上,丝杠上套装有滑块,所述的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撑角装置包括下支撑杆和下支撑角气缸,下支撑杆与下支撑角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的上撑角装置包括撑杆张开气缸、连接杆和上撑角杆,所述的撑杆张开气缸安装在支撑板上,撑杆张开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一支撑块,支撑块可沿着支撑板滑动,下支撑角气缸安装在支撑块上,所述的连接杆竖直安装在下支撑角气缸上,上撑角杆安装在连接杆的上端。
所述的上撑角杆可拆卸安装在连接杆的上端,且上撑角杆为弧形。
所述的机架包括两三角支架,两三角支架之间连接有一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为花纹不锈钢制成。
所述的丝杠上设置有一手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翻袋机,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能够满足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使用,调整合适的高度,避免了操作人员弯腰和抬壁,从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设置上撑角装置和下撑角装置,提高了翻袋的效率,目前1小时,一台翻袋机能完成450件的翻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通过上撑角杆和下支撑杆将包装袋的四个边角顶出,从而保证了包装袋的翻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1-丝杠,2-滑块,3-支撑板,4-下支撑杆,5-下支撑角气缸,6-撑杆张开气缸,7-连接杆,8-上撑角杆,9-三角支架,10-连接板,11-手柄,12-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半自动枕套翻袋机,它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上撑角装置、下撑角装置以及调节上撑角装置和下撑角装置的高度调节装置,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丝杠1、滑动块2和支撑板3,所述的丝杠1安装在机架的两内侧壁上,丝杠1上套装有滑块2,所述的支撑板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滑块2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撑角装置包括下支撑杆4和下支撑角气缸5,下支撑杆4与下支撑角气缸5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的上撑角装置包括撑杆张开气缸6、连接杆7和上撑角杆8,所述的撑杆张开气缸6安装在支撑板3上,撑杆张开气缸6的活塞杆上安装有一支撑块12,支撑块12可沿着支撑板3滑动,下支撑角气缸5安装在支撑块12上,所述的连接杆7竖直安装在下支撑角气缸5上,上撑角杆8安装在连接杆7的上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撑角杆8可拆卸安装在连接杆7的上端,其安装方式为螺纹连接或花键插接,并且上撑角杆8为弧形,可将枕套的上边角撑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机架包括两三角支架9,两三角支架之间连接有一连接板10,所述的连接板10为花纹不锈钢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丝杠1上设置有一手柄11,转动手柄11,可使丝杠1转动,从而使连接板上下移动,使得上支撑杆8与机架之间的间距可调节,从而满足不同身高的操作员使用,避免了过度弯腰或过度抬臂,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操作人员将枕套取出,并将枕套套在上支撑杆8上,套装时,枕套的底部朝下,使枕套翻开,然后踩下踏板开关,下支撑气缸5和撑杆张开气缸6开始工作,以枕套的底部为上,上支撑杆8抵住枕套的两个上边角,使枕套的上边角被顶出,同时,下支撑杆4抵住枕套的两个下边角,使枕套的下边角被顶出,从而使枕套的四个边角均被抵住,并使整套处于绷紧状态,然后再次踩下踏板开关,上支撑杆8和下支撑杆4收拢,并使下支撑气缸5和撑杆张开气缸6复位,取出枕套,并将枕套放置在对应的区域,翻好的枕套的四个边角全部顶出,且非常平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眉山宽庭环保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未经眉山宽庭环保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84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