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流电流源过压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8373.2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8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飞;宋昌林;陈方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汇源光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20 | 分类号: | H02H3/2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电流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压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交流电流源过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智能电网是电网的发展方向,而在线监测是智能电网的一部分。而在线监测系统的供电部分,是在线监测系统能正常运行的基础。在输电网的地线上通过电磁感应取电,可以有效解决在线监测系统的供电问题。因为地线上只要有交流电流,通过铁芯由电磁感应原理就可以取得交流电流源,类似电流互感器,取得的交流电源的功率和负载电阻阻值成正比,根据公式P=I2*R,假设电流I恒定,则功率P正比于电阻R。所以,当电阻R增大时,输出功率增大,输出电电压也增大,当负载没有消耗功率或者开路这种极端情况时,取得的交流电输出电压会大大升高,会超过电路中元件器耐压极限而损坏元器件。所以,取得的交流电必须加上过压保护电路。
如图1所示,一种传统的典型交流电流源过压保护方案,该传统方案中采用双向可控硅实现交流电流源过压保护。
该传统方案的工作原理是:直流用电设备用电电流降低,等效为直流用电设备内阻增大,直流用电设备两端电压升高,交流电流源输出电压升高。此时,过压保护电路工作原理分交流电流源正半周和负半周两种情况分析。
该传统方案过压保护电路在交流源正半周工作原理:
假设图1中A点电压相对B点电压为正,即VAB为正电压。C点相对B点为正电压,即VCB为正电压。当VCB逐步升高,达到双向二极管DB1的导通电压时,双向二极管DB1导通,电流从左到右流过双向二极管DB1、电阻R5后,给电容C2充电,然后G点电压相对B点电压为正,即VGB为正电压,当VGB达到双向可控硅VT1的正导通阀值电压时,双向可控硅VT1导通,电流从MT2流至MT1,相当于将交流电流源短路,交流电流源不再给直流用电设备供电,而由电容C3中存储的电能给直流用电设备供电。直到交流源负半周到来,此时VAB将由正转负,流过双向可控硅VT1的电流先减小,然后到零,再反向,双向可控硅VT1由于自身特性,会在电流过零时自动关断。
该传统方案过压保护电路在交流源负半周工作原理:
假设图1中A点电压相对B点电压为负,即VAB为负电压。C点相对B点为负电压,即VCB为负电压。当VCB逐步降低,达到双向二极管DB1的导通电压时,双向二极管DB1导通,电流从右到左流过电阻R5,双向二极管DB1给C2放电(也可以认为反向充电),然后G点电压相对B点电压为负,即VGB为负电压,当VGB达到双向可控硅VT1的负导通阀值电压时,双向可控硅VT1导通,电流从MT1流至MT2,相当于将交流电流源短路,交流电流源不再给直流用电设备供电,而由电容C3中存储的电能给直流用电设备供电。直到交流源正半周到来,此时VAB将由负转正,流过双向可控硅VT1的电流先减小,然后到零,再反向,双向可控硅VT1由于自身特性,会在电流过零时自动关断。
现有技术的最大缺点是:
(1)双向二极管规格比较有限,且一般封装较小。实际工程应用,可能用到触发电流较大的大功率双向可控硅。此时,就存在双向二极管可以短时间流过的最大电流,还不能完全触发双向可控硅的情况。如果让双向二极管强制流过超过其额定电流来触发双向可控硅,则存在可靠性和寿命问题。
(2)双向二极管双向触发导通的触发电压一样大,而双向可控硅1、3象限的触发电压阀值不同,从而导致交流电流源过压保护时正向和负向保护电压值不一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交流电流源过压保护电路,克服传统交流电流源过压保护方案过压保护时存在可靠性低,以及正负半周过压保护值不一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交流电流源过压保护电路,它包括稳压单元和双向可控硅Q1,所述稳压单元的一端通过电阻R1与输入端INA连接,通过电容C1与输入端INB连接,稳压单元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与双向可控硅Q1的G极和电容C2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和双向可控硅Q1的T1极均与输入端INB连接,双向可控硅Q1的T2极与输入端INA连接。
所述的稳压单元包括反向串联的稳压二极管Z1和稳压二极管Z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汇源光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汇源光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83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湿度报警的线路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直跳开入回路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