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害虫高效诱捕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38288.6 | 申请日: | 2015-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6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瑀;罗余轩;洪卓菲;丘昕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天瑀 |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1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害虫 高效 诱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害虫高效诱捕器。
背景技术:
应用诱捕器诱捕害虫具有操作简便,持效时间长的特点。但目前所有的害虫诱捕器,进虫口均为简单开口,均存在被诱捕到的害虫再次逃逸的现象,降低了诱捕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害虫高效诱捕器,该害虫高效诱捕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而且有利于提高害虫诱捕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害虫高效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具有盖体的瓶体,所述瓶体上设有若干个进虫口,所述进虫口上插置有单向进虫器,所述瓶体内悬挂有盛放昆虫诱剂的盛药器。
进一步的,上述单向进虫器为圆筒形,其中部具有缩径部,所述进虫口卡滞在该缩径部上。
进一步的,上述单向进虫器的内孔朝向瓶体内腔的一侧具有细丝或细毛制成的栅栏,栅栏上端与内孔壁连接,而下端不与内孔壁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盛药器呈倒置的伞状,其上端挂置在盖体上。
进一步的,上述盖体呈尖塔状,上面连接有挂绳。
本实用新型害虫高效诱捕器的工作原理:害虫被瓶体内盛药器中的引诱剂的吸引,通过进虫口的单向进虫器进入瓶内,由于进虫器的阻挡无法再次逃逸,从而提高害虫的诱捕效果,该诱捕器还兼具防水功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害虫诱捕过程中,解决了害虫再次逃逸的难题;而且还将诱捕器的瓶身设计成黄色的水果形状,进一步提高诱捕害虫的效果,同时该诱捕器能重复使用;盛药器简单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构造图;
图2是单向进虫器与瓶体壁面的连接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害虫高效诱捕器,包括一具有盖体1的瓶体2,所述瓶体2上设有若干个进虫口3,所述进虫口3上插置有单向进虫器4,所述瓶体2内悬挂有盛放昆虫诱剂的盛药器5。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固定单向进虫器4,上述单向进虫器为圆筒形,其中部具有缩径部6,所述进虫口3卡滞在该缩径部上。为了可以更好的防止防止害虫逃逸,单向进虫器可以为锥形状的,其大端朝向瓶体外,而小端朝向瓶体内,其锥度为9度,且单向进虫器的轴心线与瓶体底平面呈-30度夹角,负倾斜角度的设置有利于害虫的爬入,而且有利于害虫的爬出。单向进虫器伸出瓶体2外1.5厘米,伸入瓶体2内1厘米。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害虫逃逸,上述单向进虫器的内孔朝向瓶体内腔的一侧具有细丝或细毛制成的栅栏7,栅栏上端与内孔壁连接,而下端不与内孔壁连接。栅栏的细丝或细毛精密排列,只有其下端与单向进虫器内孔壁具有通过间隙,细丝或细毛也是与单向进虫器轴心线倾斜。倾斜60-70度,细丝或细毛下端朝向瓶体内。
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盛药器呈倒置的伞状,其上端挂置在盖体上。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悬挂,上述盖体呈尖塔状,上面连接有挂绳。
本实用新型害虫高效诱捕器的工作原理:害虫被瓶体内盛药器中的引诱剂的吸引,通过进虫口的单向进虫器进入瓶内,由于进虫器的阻挡无法再次逃逸,从而提高害虫的诱捕效果,该诱捕器还兼具防水功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害虫诱捕过程中,解决了害虫再次逃逸的难题;而且还将诱捕器的瓶身设计成黄色的水果形状,进一步提高诱捕害虫的效果,同时该诱捕器能重复使用;盛药器简单方便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天瑀,未经张天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82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台形益虫阻隔网罩太阳能灭虫灯
- 下一篇:一种具有声响的仿生鱼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