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轴电缆连接器内导体的固定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38258.5 | 申请日: | 2015-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7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超;王晨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宏宇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24/38 | 分类号: | H01R24/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电缆 连接器 导体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同轴电缆连接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内导体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行业的快速发展,同轴电缆连接器的需求与日俱增,用户在使用连接器时,对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稳定性,一致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同轴电缆连接器主要由内导体、绝缘体、外导体、相关固定电缆装置和连接机构组成。而内导体体积小,要求精度高,所以内导体的稳定,一致,可靠和耐久对连接器的性能影响越来越大。
连接器的内导体与电缆芯线连接方式主要有焊接和插接。
如图1所示,内导体1与电缆2芯线焊接,图1中,当内导体1尾部介质为空气,当电缆弯曲、旋转或者收到外力时,电缆芯线很容易带着连接器内导体1发生位移,导致连接器接口发生变化,使连接器无法使用,可靠性低。而且内导体的位移会引起补偿变化,影响连接器的电气性能,稳定性差;当内导体尾部介质为聚四氟乙烯 (PTFE),由传输线理论,该介质在设计上尺寸较薄,而且PTFE硬度软,当电缆弯曲、旋转或者收到外力时也会发生上述情况,导致连接器稳定性和可靠性差
如图2所示,内导体1与电缆2芯线插接,当电缆电缆弯曲、旋转或者收到外力时,电缆2的芯线发生位移,很容易导致连接器断路或者短路,让连接器无法使用,可靠性较低。另外由于电缆芯线的来回窜动,很容易损坏内导体1和电缆2的芯线,耐久性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内导体的固定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可靠性低,稳定性和耐久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装置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内导体的固定结构,包括内导体、电缆、绝缘体、外导体和尾座,绝缘体为前后两个,内导体前端与前部绝缘体贴紧,内导体后端与后部绝缘体贴紧;外导体为内外两个,外部的外导体与后部绝缘体贴紧,内导体与电缆的芯线焊接,内部的外导体与电缆屏蔽层焊接,尾座的外螺纹与外部的外导体内螺纹拧紧。
上述内导体为柱状,右端开一定尺寸的盲孔,盲孔段侧面开孔,左端有一台阶。
上述前部绝缘体为柱状,中心有通孔,右端有一台阶。
上述后部绝缘体为柱状,中心有通孔,其材料为聚醚酰亚胺,外径尺寸大于电缆屏蔽层尺寸。
上述外部的外导体内腔有两个台阶。
上述内部的外导体为柱状,中心有通孔,外侧有一台阶。
上述尾座中心通孔,内腔内有一小台阶,左端有外螺纹,中间较大柱状体铣双扁。
上述电缆芯线穿过后部绝缘体轴心通孔,插入内导体盲孔中焊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内导体与电缆芯线连接采用焊接,内导体通过绝缘体固定后,当电缆弯曲、旋转或者收到外力时,内导体不会发生位移,可靠性高、性能好。而且不易损坏内导体和电缆芯线,耐久性好;后部绝缘体4材料为PEI,比较PTFE, PEI硬度更大,能够承受足够的支撑力保证内导体不发生位移,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在加工方面,PI比PTFE加工更加方便精确,使产品的稳定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内导体与电缆内导体焊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内导体与电缆内导体插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外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导体、2电缆、3绝缘体、4绝缘体、5外导体、6外导体、7尾座、11台阶、12盲孔、31台阶、32通孔、41左端面、51台阶、52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宏宇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宏宇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82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