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松软煤岩体分次封孔注浆仿真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38174.1 | 申请日: | 2015-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1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程利兴;顾树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4003 河南省焦作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软 煤岩体分次封孔注浆 仿真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支护领域,特别是一种松软煤岩体分次封孔注浆仿真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鉴于煤矿复杂的环境条件,实验室模拟试验一直是研究采矿工程问题的最为有效地方法,它以相似理论、因次分析作为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结合相关科学理论以及实验室模拟实验,找到诸多解决煤矿问题的新思路。一直以来,由于松软煤岩体锚杆锚固力低、注浆封孔困难等问题,成为制约松软煤岩体巷道锚杆支护发展的难题。因此,研制一种松软煤岩体分次封孔注浆仿真试验装置,采用实验室仿真模拟现场松软煤岩体的特征,实现锚杆分次封孔注浆是解决松软煤岩体锚杆支护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稳定的关键难题,故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松软煤岩体分次封孔注浆仿真试验装置,多方案模拟松软煤岩体分次封孔注浆情况,得出最优方案,从而有效解决松软破碎煤岩体巷道锚杆支护难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筒帽、筒体、注浆管、变径接头、截止阀和注浆接头,帽筒与筒体连接,筒体之间通过螺母连接,注浆管通过筒帽圆孔插入装置内,注浆管后端依次连接变径接头、截止阀和注浆接头,注浆接头通过注浆软管与手动注浆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松软煤岩体分次封孔注浆仿真试验装置,通过模拟该类巷道分次封孔注浆试验,方便观察试验结果,从而找到一种最优的解决该类巷道锚固力低、注浆封孔困难的方案,对于松软煤岩体巷道采用锚杆支护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半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次注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注水通孔结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次注浆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5,本实用新型包括注浆筒、注浆管、变径接头、截止阀和注浆接头组成,所述的注浆筒是由筒体2和筒体3通过两侧的螺母5组合在一起,注浆筒两端的外螺纹与筒帽1和筒帽、7的内螺纹连接,注浆管8通过热熔器与变径接头9焊接在一起,变径接头9的外螺纹与截止阀10的内螺纹连接,随后注浆接头11的外螺纹与截止阀10的内螺纹连接。注浆接头一端有快速接头12,以便与注浆软管连接。
所述的注浆仿真实验装置,主要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半圆状筒体组成,长1500mm,外径120mm,内径110mm,两端都设有外螺纹以便与筒帽1、7相连接。
所述的注浆管为饮用水管,例如一般的PVC管即可。
为保证装置的密封性能,在筒体2、3之间相接触的部位垫有长1460mm宽30mm的胶皮4,两侧各有3枚螺母固定,以防注入的浆液外漏。
所述的止浆塞13为橡胶制品,中间的开口与注浆管紧密接触,其一端塞入注浆管与实验材料的缝隙中,密封性能好,以防浆液溢出。
所述的变径接头9一端通过热熔器与注浆管焊接在一起,另一端外螺纹与截止阀10连接。
所述的注浆接头11外螺纹与截止阀10连接,后端有快速接头12,方便与注浆泵软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装入配置好的材料来模拟松软破碎的煤岩体,在实验室注浆泵的压力的作用下,采用不同浆液分次注浆形式,将实验室配置好的浆液注入钻孔中,第一次所注浆液15用于封孔,第二次实施带压注浆,浆液17主要用于提供锚固力。通过观察注浆效果,不断改进仿真模拟实验,为煤矿松软破碎煤岩体巷道的支护提出更好的优化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81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井井口自动加药装置
- 下一篇:双作用热采井预应力固井工具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