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综合体建筑塔吊附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7879.1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7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殿昌;石立国;郭宇航;李冉;罗艺;乔稳超;陈博;郑雄;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62 | 分类号: | B66C2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李聚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体 建筑 塔吊 附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综合体建筑塔吊附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综合体建筑塔吊附着装置,该装置具有超长轻型桁架。
背景技术
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种起重设备,又名“塔式起重机”,用来吊施工用的钢筋、木楞、混凝土、钢管等施工的原材料,是工地上一种必不可少的设备。当塔吊使用高度超过独立高度时,将塔吊利用附着装置固定在建筑物上,附着装置可以增加塔吊的牢固程度,不致因为塔吊高度过高而在起重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现有的塔吊与建筑物之间的附着间距一般在6~8m之间,附着装置的附着撑杆大多由槽钢和缀板组成。但是综合体建筑施工中建筑类型复杂、施工场地限制、场地移交不一致等不良施工条件对垂直运输造成影响,造成综合体建筑和塔吊之间需要更大的附着距离(15~30m)。
现有技术附着装置的缺点是:附着装置自重大,一些情况下要吊车配合安装完成;传统的塔吊附着装置无法满足综合体建筑和塔吊之间相距距离大(15~30m)时的附着需求,无法保证塔吊在垂直运输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综合体建筑塔吊附着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附着装置自重大,并且无法满足综合体建筑和塔吊之间相距距离大(15~30m)时的附着需求,无法保证塔吊在垂直运输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综合体建筑塔吊附着装置,用于将塔吊附着在综合建筑体,其包括:
附着框,所述附着框与所述塔吊的标准节连接;
预埋件,所述预埋件安装在综合建筑体的梁上或剪力墙脚;
附着桁架,所述附着桁架包括:
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为矩形;
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端板的四个顶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端板的四个顶点连接;
连接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相邻的连接杆之间相互平行;
腹杆,所述腹杆在内部连接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
所述附着桁架的一端与附着框连接,另一端与预埋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综合体建筑塔吊附着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宽为700mm,高为500mm;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为L70*6mm的角钢;所述连接杆和腹杆为L40*4mm的角钢。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综合体建筑塔吊附着装置,进一步,所述附着桁架由至少两个分段组成。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综合体建筑塔吊附着装置,进一步,
所述附着桁架包括第一桁架、第二桁架和第三桁架;
所述附着框为矩形,包括第一顶点和第二顶点,所述第一顶点和第二顶点相邻;
所述预埋件包括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所述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一预埋件对应第一顶点,第二预埋件对应第二顶点;
所述第一桁架的一端与第一顶点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预埋件连接;所述第二桁架的一端与第二顶点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预埋件连接;所述第三桁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顶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预埋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综合体建筑塔吊附着装置,进一步,第一桁架与垂直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之间连线的直线的夹角为30°~45°;第三桁架与垂直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之间连线的直线的夹角为30°~45°。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综合体建筑塔吊附着装置,进一步,还包括:
第一收紧绳,所述第一收紧绳连接在第二桁架和第三桁架的中部;
第二收紧绳,所述第二收紧绳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桁架的中部,另一端连接在综合建筑体的梁上;
第三收紧绳,所述第三收紧绳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桁架或第二桁架的中部,另一端连接在附着框上方的塔吊标准节上;
第四收紧绳,所述第四收紧绳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桁架的中部,另一端连接在附着框上方的塔吊标准节上。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综合体建筑塔吊附着装置,进一步,所述附着框为矩形,由4个L形梁连接组成。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综合体建筑塔吊附着装置,进一步,预埋件的安装位置与塔机标准节的中间横腹杆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综合体建筑塔吊附着装置的自身自重轻、强度大、整体性能好,且安装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减少塔吊使用台数,满足工期要求、提高施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78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扬程电动葫芦缠绕排绳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化油池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