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处理电缆放电故障的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6310.3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1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仙;刘冲冲;余瑞兰;袁扬胜;杜友武;吴朝辉;盛晓伟;张开拓;周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电缆 放电 故障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出现放电故障后的处理,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处理电缆放电故障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电缆是电力系统的核心设备,高压电缆长期运行会发生老化或者受到老鼠的破坏而产生故障放电。高压电缆一旦产生故障放电将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甚至会造成电缆损坏。
当高压电缆发生故障放电时,目前电力部门的做法是将放电段电缆停电,安排检修人员去现场寻找故障点。检修人员到达现场后,对电缆施加周期性的高压脉冲,然后再携带声音监听设备沿着高压电缆线路监听电缆故障放电产生的声音,从而确定故障的大概位置。确定电缆放电大概的位置后,将电缆剥开找到故障放电点,再进行维修。此方法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故障点,且对故障点的定位不准确。这种方法对于故障位置的确定需要以及恢复都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而且故障点的定位不够精确,需要开剥较长一段高压电缆,以便找到故障放电点,造成电缆的浪费。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电缆故障放电定位装置,可以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故障放电位置,降低电缆故障停电时间是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电缆放电故障的定位装置,可以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故障放电位置,达到降低电缆故障停电时间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处理电缆放电故障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光纤振动模块连接传感光纤顺着高压电缆沿线敷设,高压脉冲模块输出高压脉冲信号到高压电缆中,高压电缆的放电点产生的放电振动信号后通过传感光纤回传给光纤振动模块;数据采集器采集光纤振动模块测得的电缆沿线的分布式振动信号和高压脉冲模块的同步脉冲信号,再传输给数据处理器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放电点的具体位置。
所述的高压脉冲模块输出高压脉冲信号为电压为15kV,单次放电能量900J。
所述的数据处理器通过通讯接口将高压电缆故障放电产生的振动信号传输给计算机进行显示和存储。
所述的计算机分别连接光纤振动模块和高压脉冲模块传递测量指令。
所述的定位装置在测量开始时,计算机控制光纤振动模块和高压脉冲模块工作;数据采集器采集高压电缆沿线的分布式振动信号和高压脉冲模块数据输出的同步信号,并且对采集到的高压电缆沿线的分布式振动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筛选出超过设定阈值的振动信号,再结合高压脉冲信号的参数,对数据预处理筛选出的振动信号进行算法处理,提取出高压电缆故障放电产生的振动信号。
所述的定位装置中高压电缆放电点与光纤振动模块的距离为D=(C*T)/2;
其中T为从光纤振动模块出发到达电缆故障放电点位置后再返回到光纤振动模块的时间,C为光在光纤中的传输速率为2*108m/s。
一种用于处理电缆放电故障的定位装置,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故障定位准确,节约了人力资源,减少维修造成的电缆浪费;故障定位速度快,发生电缆故障放电后,在数分钟内便可定位故障点,缩短高压电缆故障恢复时间,而且,本装置可以同时定位多个故障放电点,实现真正的分布式电缆故障定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处理电缆放电故障的定位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处理电缆放电故障的定位装置的软件流程图;
在图1中,1、计算机;2、光纤振动模块;3、传感光纤;4、高压电缆;5、数据采集器;6、高压脉冲模块;7、数据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克服现有的电缆故障放电点定位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对电缆故障放电点进行精确定位的装置,包括:计算机1、光纤振动模块2、传感光纤3、数据采集器5、高压脉冲模块6和数据处理器7。其中计算机和传感光纤是外围设备,其他设备是封闭在一个箱体内。
计算机1,采用工业级计算机,通过通信接口控制光纤振动模块2和高压脉冲模块6进行工作,并读取数据处理器输出的振动进行存储和展示。
光纤振动模块2,采用基于瑞利后向散射光干涉原理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模块,对高压电缆4沿线的振动信号进行分布式测量;
传感光纤3,采用康宁公司的SM-28e+普通单模光纤,用于测量高压电缆4沿线的分布式振动信号;
数据采集器5,采用高速数据采集芯片,运行速度为100Mb/s,对应电缆沿线1米一个振动信号采样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63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