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环冷机上的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6021.3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5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5/02 | 分类号: | F27D15/02;F16J15/18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颜伟 |
地址: | 1166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环冷机上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冷机密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环冷机上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冶金行业中,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的核心问题是环冷机余热收集利用率,热量收集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余热效益的高低。烧结环冷机余热收集的关键是运行中的环冷机台车与位于其上方且固定不动的门型密封罩之间的密封,目前环冷机的台车与门型密封罩之间的密封多采用金属密封及高温橡胶密封。由于环冷机体积庞大,而且不是精加工件,在环冷机设备运行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存在设备窜动、跑偏、门型密封罩受热变形等问题,如果采用金属密封不可避免地存在密封间隙大、漏风严重的问题,使烟气温度降低导致余热效益减少;而采用高温橡胶密封,高温橡胶在400-500℃的温度下工作,会在短时间内高温老化,橡胶严重变形、硬化,从而密封间隙增大,导致密封效果变差漏风增大。因此,现有密封技术的这些缺陷导致现有的密封件不能有效避免设备窜动、跑偏、受热变形等带来的密封缺陷,造成环冷机台车上部与门型密封罩之间不断有大量的冷空气漏入,余热锅炉入口烟气温度降低,影响整个余热收集效率。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环冷机台车上部与门型密封罩之间的密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环冷机上的密封装置,可以通过柔性变形适应环冷机台车窜动、跑偏等不利因素,可以耐受高温而不改变自身性能,实现高效密封,解决环冷机台车上部与门型密封罩之间的大量漏入冷风问题,从而提高烟气温度和烟气利用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环冷机上的密封装置,包括烧结环冷机台车两侧的栏板和门形密封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烧结环冷机台车两侧的栏板上分别设有密封挡板组件,在所述的在门形密封罩两外侧分别设有柔性密封装置,所述的密封挡板组件由焊接在所述的烧结环冷机台车两侧栏板上的钝角弯钢板和与此钝角弯钢板内侧相焊接的加强筋板所组成,所述的柔性密封装置由固定在所述的门形密封罩上的支撑角钢,柔性密封垫和多个密封垫紧固组件所组成,所述的钝角弯钢板与所述的柔性密封垫相靠接,所述的密封垫紧固组件由固定在所述支撑角钢上的楔座,依次设在此楔座上的密封垫压板、楔铁,设在此楔铁上的止退销和一端与此止退销相连接的悬挂拉链所组成,所述的悬挂拉链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支撑角钢相连接,
所述的柔性密封垫为镍铬丝陶瓷纤维布,此镍铬丝陶瓷纤维布厚度为6-8mm。
所述的楔座为一段横截面呈U形形状的U型铁,此U型铁的开口端与所述的支撑角钢相焊接且形成水平封闭通口,所述的楔铁穿过所述水平封闭通口压靠在所述的密封垫压板上。
所述的楔铁上设有小头端和大头端,在此小头端的一侧设有一组止退孔,所述的止退销穿插在此一组止退孔其中的一个内。
所述的钝角弯钢板的内角α为110°-13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密封板由于类似于软布,可自然下垂搭接在下方的具有斜面的钝角弯钢板上,可随台车运行自动调整压靠位置,有效避免环冷机的设备窜动、跑偏、制造安装误差和高温变形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密封紧密,可以有效减少漏风量。
2、本实用新型制成柔性密封板的镍铬丝陶瓷纤维布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磨损,导热系数低、抗热震、低热容;隔热保温等功效,实现密封材料长周期耐热运行,可以有效保证柔性密封板的强度和基本形状,提高柔性密封板的预压紧力,实现良好密封,提高烟气循环利用品质和效率,同时可以提高柔性密封板的耐磨性,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停机检修时间,提高余热收集时间,提高余热利用率。
3、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垫紧固组件采用穿插楔铁式的压紧紧固方式,使安装或拆卸操作更加简单方便,且对楔铁有防松、防脱落措施,大大缩短检修更换时间,减少余热散失时间。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可以减少环冷机台车与门型密封罩之间的冷风漏风率90%以上,大大提高环冷机余热利用系统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60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PLC的冶金加热炉温度实时检测系统
- 下一篇:瓶加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