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桩用扁状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5929.2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6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现;王林涛;戚欢;李庆;邓春艳;刘亚赤;刘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8 | 分类号: | H01B7/08;H01B7/18;H01B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贺元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桩用扁状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具体是一种充电桩用扁状电缆。
背景技术
在电器设备的临时供电或充电等场所,电力电缆通常是以暴露在外的非隐蔽方式布置的,例如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等。电力电缆的这种非隐蔽布置方式使得其较随意、且可移动的铺设在电源与电器设备之间的地面上,容易受到周围人群的踩踏和运动设备的碾压,其不仅给人群和运动设备的行走造成了妨碍、以及不安全感,而且电力电缆极易因踩踏、碾压等外力作用而破损,进而对使用环境形成安全威胁,不够安全、可靠。
为了解决充电桩用电缆所存在的这一问题,行业内研发了各种截面呈扁平状的电缆,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电缆”(公开号:CN 201965967,公开日:2011年9月7日)、“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电缆”(公开号:CN 201965968,公开日:2011年9月7日)、“一种安全承荷型地面移动用电缆”(公开号:CN 202142344,公开日:2012年2月8日)等等,这些电缆虽以截面扁平状的结构实现了其耐碾压性,摒弃了传统圆截面电缆因碾压而发生绞滚损坏的问题,但其仍因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地面放置不够稳定可靠、运动设备在碾压过程中具有显著的颠簸感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充电桩用电缆的特殊性以及现有地面移动用电缆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地面平缓凸起、放置稳定可靠、抗碾压性优异的充电桩用扁状电缆。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电桩用扁状电缆,包括电力缆芯,所述电力缆芯的外周上以非匀称方式裹覆有护套层,整个电缆的截面呈扁状、且电缆的底面宽度大于顶面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的截面呈拱形状或梯形状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缆还包括控制缆芯和通信缆芯,所述控制缆芯和通信缆芯与电力缆芯一同裹覆于护套层内。
进一步的,所述电力缆芯、通信缆芯和控制缆芯呈“一”字形并排裹覆于护套层内。
再进一步的,所述电力缆芯主要由导体和裹覆于导体外的绝缘层组成;所述电力缆芯为至少两根。更进一步的,所述电力缆芯的导体的截面面积为10~95mm2。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缆芯主要由两根带绝缘层的导体绞合而成,在其外部包裹有屏蔽层;所述通信缆芯为至少一根。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缆芯主要由多根带绝缘层的导体绞合而成,在其外部包裹有屏蔽层。再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缆芯的多根带绝缘层导体以纤维料成型的加强芯为中心绞合成缆。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缆芯的导体的截面面积为0.5~4mm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上述电缆将电力缆芯外包裹的护套层以非匀称方式挤包成型,从而使电缆的截面形成底大、顶小的梯形/拱形结构的扁状,成型结构简单,当其投入使用时,电缆的宽大底面稳定、可靠地铺设在地面上,稳定且显著抗碾压,使用寿命长;此结构电缆在地面上的凸起呈平缓过渡,运动设备在其上碾压而过时,电缆不仅能够安全、可靠地承载运动设备的重力负荷,而且运动设备无显著的颠簸感,通过时较为舒适;
2. 扁状护套层内除了裹覆电力缆芯外,还裹覆了控制缆芯和通信缆芯,即电力缆芯、控制缆芯和通信缆芯一同裹覆于护套层内,此电缆既能实现电力传输、又能实现电力传输的动作控制、还能实现对应的信息数据采集,集三种功能于一身,从而有效适应了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充电桩建设需求,实用性强;
3. 三种缆芯在护套层内“一”字形的排布方式,使整个电缆的结构有效地实现了紧凑化,使其底大、顶小的扁状结构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进一步有效提升了抗碾压性,同时利于弯曲性能的保证和提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通信缆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控制缆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代号含义:1—电力缆芯;11—导体;12—绝缘层;2—通信缆芯;21—导体;22—绝缘层;23—屏蔽层;3—控制缆芯;31—导体;32—绝缘层;33—加强芯;34—屏蔽层;4—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59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