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程监控式稳压补偿无负压供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5381.1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6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马季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骏博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02 | 分类号: | E03B1/02;E03B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薇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监控 稳压 补偿 无负压 供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程监控式稳压补偿无负压供水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近十几年城市快速发展,居民小区不断增多。受土地限制,多层与高层建筑已占统领地位。由此保证居住在多层与高层楼房中的居民用水需要,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次增压供水,这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普遍流行的高楼供水方式。但是市政供水网管水管的水压不能太高,否则容易爆管。若是摩天大楼,则还要三次或多次增压才能解决问题。怎样才能使高楼不至于断水之前有诸多专利公开了不少无负压供水设备,该设备虽有不少优点,但普遍存在着没有解决的两个缺陷:一是减少水泵运转时间,从而延长水泵使用寿命和达到节能效果;二是便于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远程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远程监控式稳压补偿无负压供水装置,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远程监控式稳压补偿无负压供水装置,其包括稳流补偿器、加压装置、集水管、水龙头、电磁流量开关、后端水管压力传感器、可绕性橡胶接头、止回阀、水泵、出水管、前端水管压力传感器;稳流补偿器的上端的进水口连接在市政供水管网上,稳流补偿器的前端装有检测市政供水管网水压的压力表;压力表的后端设有检测可开、关水管流水的蝶阀;蝶阀后设有的过滤器;过滤器的后端设有倒流防止器;倒流防止器的后端与稳流补偿器的进水口相连接;稳流补偿器的下端的出水口通过加压装置与集水管相连接;集水管的出水口上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装有前端水管压力传感器;出水管上、且在前端水管压力传感器的后端依次连接有水泵、止回阀、可绕性橡胶接头、后端水管压力传感器、电磁流量开关;电磁流量开关的后端设有多个水龙头。
进一步:所述稳流补偿器的顶端设有用以稳定管道内的水压的真空抑制器。
进一步:所述过滤器为Y型过滤器。
进一步:所述集水管上还设有所述蓄能装置,所述蓄能装置设置在所述加压装置的下游位置。
进一步:所述前端水管压力传感器与后端水管压力传感器之间还设有一支旁路水管,该旁路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并联;所述旁路水管上设有稳压罐。
进一步:所述加压装置为变频泵组。
进一步:所述变频泵组设为两组变频泵。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柜;所述前端水管压力传感器、后端水管压力传感器、水泵、电磁流量开关均通过电线接到所述控制柜中内电器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稳流罐和真空抑制器能对稳流罐内气压进行自动控制,当稳流罐液面较低时,产生负压,真空抑制器自动开启,使罐中与外界大气压相同,消除稳流罐内的负压,防止负压对市政管网的过度抽吸;2、管路上电磁流量开关对水管内水的流动的检测,可在深夜无人用水时,停掉水泵运转,节约了电费;3、两台水泵由一个变频器控制,减少了电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远程监控式稳压补偿无负压供水装置,其包括稳流补偿器5、真空抑制器6、加压装置7、蓄能装置8、集水管9、控制柜10、水龙头11、电磁流量开关12、稳压罐13、后端水管压力传感器14、可绕性橡胶接头15、止回阀16、水泵17、出水管18、前端水管压力传感器19。
稳流补偿器5的体积较大,能存贮较多的水,两个作用:一是水泵抽吸,防止对市政供水管网造成负压;二是市政供水管网停水,能保证一定时间的用水量。
稳流补偿器5的顶端设有真空抑制器6,真空抑制器6用以稳定管道内的水压。稳流补偿器5上端的进水口连接在市政供水管网上,前端装有检测市政供水管网水压的压力表1,为后端设备检测可开、关水管流水的蝶阀2,防止市政供水网管内水中的树叶等细小杂物进入稳流补偿器5的Y型过滤器3,并防止市政供水管网停水,稳流补偿器5中的水倒流入市政供水管网内的倒流防止器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骏博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骏博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53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进水池水面漩涡防治装置
- 下一篇:挖掘机动力舱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