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预制螺旋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3380.3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8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梁军起;胡少捷;吴霞琼;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凯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8 | 分类号: | E02D5/48;E02D5/56;E02D5/3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预制 螺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螺旋桩。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中国城市化人口的增多,导致城市用地量越来越大,城市土地供应越来越紧张,为了节省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城市建筑结构普遍朝高层超高层结构发展,建筑结构对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基础材料具有高承载力,良好的力学性能。同时,在城市中进行基础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有高的性价比要求,而且成桩工艺施工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国沿海城市,建筑工业厂房、民用建筑以及桥梁、电站、码头、仓库等建筑使用的预制桩在压入地下土层的过程中,容易使桩身倾斜或造成桩身折断、受损,增加施工成本,特别是土质较为坚硬的区域,桩身压入地下土层较为困难,给建筑的基础埋下了隐患,针对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预制螺旋桩,不仅便于施工,同时保证桩身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混凝土预制螺旋桩,包括桩身,所述桩身的下端依次连接有第一桩尖以及第二桩尖,所述第一桩尖的直径小于所述桩身的直径,所述第二桩尖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桩尖的直径,所述桩身上具有多个螺旋 叶片,所述螺旋叶片沿所述桩身的长度方向螺旋延伸,所述第一桩尖以及第二桩尖的表面均具有多个螺旋形的筋槽,所述第二桩尖的直径为所述第一桩尖直径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第一桩尖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桩尖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桩尖以及第二桩尖的材质为耐腐蚀金属。
优选的,所述第一桩尖以及第二桩尖的表面具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磨砂层。
优选的,所述螺旋叶片为单道螺旋叶片。
优选的,各螺旋叶片沿着桩身的长度方向的变化是均匀的。
优选的,所述螺旋叶片设在所述桩身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螺旋叶片为3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桩身下方依次连接第一桩尖以及第二桩尖,同时在桩身上设有螺旋叶片,在第一桩尖以及第二桩尖上设有筋槽,即便在土质较为坚硬的区域,可以在施加小压力的情况下即可将桩身旋入地下土层中,扩大了预制桩的使用范围,简化了工程施工过程,缩短施工工期,避免了对施工现场环境的破坏,有效提高了沉桩效率,并避免挤土效应,使桩身更加坚固;本实用新型中的螺旋叶片可有效增加桩身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具有施工简单、速率快、质量可靠、承载力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专利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预制螺旋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10.桩身,20.第一桩尖,30.第二桩尖,40.螺旋叶片,50.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替换也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其次,本实用新型利用示意图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例时,为了便于说明,示意图不依照一般比例局部放大,不应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上述及其它技术特征和有益效果,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静压管桩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预制螺旋桩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螺旋桩,包括桩身10,桩身10的下端依次连接有第一桩尖20以及第二桩尖30,第一桩尖20的直径小于桩身10的直径,第二桩尖20的直径小于第一桩尖20的直径,桩身10上具有多个螺旋叶片40,螺旋叶片40沿桩身10的长度方向螺旋延伸,第一桩尖20以及第二桩尖30的表面均具有多个螺旋形的筋槽50,第二桩尖30的直径为第一桩尖20直径的二分之一。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桩尖20的长度大于第二桩尖30的长度,第一桩尖20以及第二桩尖30的材质优选为耐腐蚀金属。此外,为了增加第一桩尖20以及第二桩尖30的摩擦力,第一桩尖20以及第二桩尖30的表面具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磨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凯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凯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33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滑桩砼护壁智能化预应力张拉系统
- 下一篇:袋装砂井灌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