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预混装置及安装有该燃气预混装置的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2325.2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3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宋焕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焕臣 |
主分类号: | F23D14/64 | 分类号: | F23D14/64;F23D14/46;F23D1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曲艳 |
地址: | 26652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嘉陵***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装置 装有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设置,特别涉及一种燃气预混装置,同时涉及安装有该燃气预混装置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天然气和液化器的燃烧器主要由底座、燃烧板、燃烧头和预混装置等组成,燃烧头安装在燃烧板上,燃烧板固定在底座上,预混装置将助燃用的空气和燃气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气体再从最上部的燃烧头喷出,点火燃烧。现有技术中的燃烧器一般都设置有单独的预混器,空气和燃气在预混器内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气体再从最上部炉头的喷嘴喷出,点火燃烧。在专利号为201420128137的“一种燃气空气预混装置、燃烧蓄热体及燃烧器”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燃烧器结构,燃烧器包括底座,在底座内设置有相对独立的燃气仓和空气仓,由套接的燃气管道和空气管道及设置顶部的预混嘴组成燃烧头,燃气管道和空气管道的底部穿过底座的上盖板分别与燃气仓和空气仓连通,燃烧头的上半部分插入蓄热体的通气孔内。该种燃气空气预混装置结构复杂,燃气和空气在顶部的预混嘴处进行混合直接点火燃烧。上述的预混装置都存在结构复杂、成本相对较高、混合不够充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燃气和空气可以更加充分混合,使燃烧更为稳定的燃气预混装置,同时提供一种安装有该燃气预混装置的燃烧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燃气预混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连接一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空气进风口和燃气进气口连通,在所述壳体内用一环形隔板隔出一个封闭的整体呈涡旋状的混气通道,所述混气通道外部的空间为混合腔,所述混气通道的入口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混气通道的出口与所述混合腔连通。
进一步,在所述燃气进气口处设置一燃气喷管,所述燃气喷管伸入至所述进气通道内部,所述燃气喷管的燃气喷出方向与所述空气进风口的空气流入方向垂直。
进一步,在所述燃气进气口处安装一管接头。
进一步,所述壳体为上方敞口的结构,在所述壳体顶部外沿的内侧设置呈台阶状的安装台。
进一步,在所述安装台上设置一圈环形密封凹槽,在所述密封凹槽内安装密封胶条。
进一步,所述隔板与壳体焊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燃烧器,在所述燃烧器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燃气预混装置。
进一步,在所述壳体的上方安装燃烧板,所述燃烧板上的进气口与混合腔连通。
进一步,所述燃烧板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燃气预混装置及安装有该燃气预混装置的燃烧器,燃气预混装置直接设置在壳体内并整体作为燃烧器的底座,燃烧板安装在壳体的上方,燃烧板的进气口与壳体内的混合腔连通,使得整体结构简单,安装也非常方便,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封闭的呈涡旋状的混气通道,使得进入混合气体在混气通道内得以有效加速,产生旋转气流,进而使燃气和空气得以更加充分的混合,保证燃烧稳定,燃烧器能够更加安全可靠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预混装置混气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预混装置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预混装置与燃烧板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5所示,壳体1,进气通道2,空气进风口3,燃气进气口4,隔板5,混气通道6,混合腔7,燃气喷管8,管接头9,安装台10,密封凹槽11,密封胶条12,燃烧板13,进气口14,棒状凸头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烧器,燃烧器主要包括燃气预混装置、燃烧板、燃烧头及蓄热体等,燃烧板安装在燃气预混装置的上方,燃烧板上安装多个燃烧头及蓄热体,多个燃烧头对应插入蓄热体上的多个通气孔,燃烧头底部的进气口与混合腔连通,锅体放置在锅支架上,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从燃烧头顶部的喷嘴喷出,在蓄热体的上表面燃烧为锅体加热。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气预混装置,包括一个顶部敞口的呈圆盘形状的壳体1,壳体1的切线方向连接一进气通道2,进气通道2与空气进风口3和燃气进气口4连通,空气进风口3与鼓风机(图中未示出)连接,燃气进气口4与燃气进气管(图中未示出)连接,燃气进气管连接气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焕臣,未经宋焕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23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摩擦误差补偿方法
- 下一篇:力学性能试板180度弯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