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火防爆组合烟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2293.6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9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正权 |
主分类号: | F42B4/00 | 分类号: | F42B4/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32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火 防爆 组合 烟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花,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火防爆组合烟花。
背景技术
烟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其绚丽多彩深受人们喜爱。目前有一种烟花,其结构是在发射筒内装有内筒,内筒的上端盖有上纸板,下端放置有下纸板,在下纸板与发射筒的底部之间装有发射药,下纸板上设有通孔,便于发射药燃烧时将内筒的引线引燃,发射药燃烧时将内筒发射到空中,内筒在空中爆炸燃烧产生绚丽多彩的色彩。上纸板和下纸板的作用是盖住发射筒与内筒之间的间隙,使发射药燃烧时其燃烧气体不会从发射筒与内筒之间的间隙泄漏,保证发射效果。但其存在的缺点是制造工艺复杂,其制造工艺是先将发射药放在发射筒的内底部,再盖上下纸板,然后放入内筒,再盖上上纸板,这些都是人工完成,制造时间长,影响烟花的生产效率,提高了烟花制造的成本,且下纸板和上纸板发射到空中,影响环境卫生。
由于传统的烟花的内筒与发射孔的配合的间隙太大,为了达到发射高度,就要增加发射药,导致发射药的用量多,同样的发射高度也需要发射筒的高度高,从而增加了烟花的体积,增加了存储和运输成本。
传统的烟花安装下纸板和上纸板时,由于下纸板和上纸板会变形,导致下纸板和上纸板卡在发射筒内,容易出现炸筒现象。内筒体与发射筒的间隙大,难以保证发射精度。
传统的发射座是由多个单个的纸制的发射筒采用胶水粘结在一起,由于受潮导致胶水失效,燃放时,多个发射筒之间出现松动倒地,内筒体横向射出20-30米,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传统的发射座是由多个单个的纸制的发射筒采用胶水粘结在一起,在人工组装过程中,由于人工的挤压,或纸筒受潮,纸筒容易变形,导致内筒体不能从变形的发射筒内发射出来,从而导致炸筒、起火,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传统的烟花,由于引线点火头外露且材质都是纸纤维,在生产、运输和存储期间,极易产生燃烧、爆炸,外部的起火、燃烧就会引起烟花整体殉爆,经常出现重大事故,给国家财产,人民生命造成危害。
烟花在给人们带为欢笑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烟花的生产、运输、储存,都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当人们看到烟花的同时,就会联想到爆炸、火灾,造成人们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是传统烟花不可避免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火防爆安全系数高的防火防爆组合烟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防火防爆组合烟花,包括由轻质防火材料制作的发射座本体及其发射孔,在所述的发射座本体内预埋有引线,所述发射孔的底部通过所述的引线连通,发射座本体内的引线根据烟花发射的不同规律采用不同的联接方式,所述的发射孔内设有内筒体,所述的发射座本体上设有藏引孔,所述的引线的点火部分藏匿于所述的藏引孔内,还包括一个由轻质防火材料制作的防火盖板,所述的防火盖板上设有发射孔防火塞和藏引孔防火塞,所述的防火盖板盖在所述的发射座本体上且所述的发射孔防火塞插入到所述的发射孔内,所述的藏引孔防火塞插入到所述的藏引孔内。
所述的引线的联接方式是前面若干个发射孔的底部采用引线串联,随后再连接由多组由若干个发射孔的底部采用引线串联的发射孔组组成的并联组,并联组后连接有由若干个发射孔的底部采用引线串联的发射孔。
所述的发射座本体内设有加强筋。
所述的发射座本体为正方形、柱形、圆盘形、棱形、六边形或长方形。
所述的发射座本体上设有16~500个所述的发射孔。
所述的发射座本体和所述的防火盖板由轻质防火材料为石膏粉、玻璃纤维与水混合预制模具成型,或纸纤维与胶水、石粉混合高温高压模具成型。
所述的发射孔的内部空间为下小上大的倒锥形,所述的内筒体为圆柱形或锥形,所述的内筒体的上端为封闭,下端为开口,在所述的内筒体的上端侧壁设有至少二个与所述的内筒体成为一体且径向延伸的支撑点,所述的支撑点使所述的内筒体保持在所述的发射孔的轴向中心线上;所述的内筒体的底部直径与所述的发射孔的底部的发射药处的内径相等。
所述的支撑点周向均匀布置在所述的内筒体的侧壁。
所述的支撑点保持所述的内筒体处于所述的发射孔内轴向中心线上的方式是所述的支撑点的径向长度加所述的内筒体的直径略大于所述的支撑点与所述的发射孔接触处的所述的发射孔的内径。
所述的支撑点形状为上大上小的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正权,未经陈正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22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