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设备充电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2290.2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2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吴彬;褚建立;高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禹城市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10 | 分类号: | H02J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设备 充电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器,具体是一种便携设备充电器电路。
背景技术
各种带有储能功能的用电设备都离不开充电器,例如MP3、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传统的充电器功能单一,只能针对特定的用电设备进行充电,兼容性差,因此每个家庭都有很多充电器,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使用很不方便,市场上也有少数可调输充电器,但是大多数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使用,原因在于这类可调充电器大多使用单结晶体管作为输出调节元件,导通角小,因此调节范围小,使用范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设备充电器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设备充电器电路,包括电源电路、触发电路和主控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W1、由二极管D1~D4组成的整流桥和三段稳压器IC1;所述触发电路包括单向可控硅Q1、电流表A和变压器W2,所述主控电路包括电位器RP1和计时器IC2;
所述变压器W1的绕组L1的一端连接保险丝FU和蓄电池E的正极,保险丝FU的另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变压器W1的绕组L1的另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和单向可控硅Q1的阳极,单向可控硅Q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8的阳极、变压器W2的绕组L4和电压器V,电流表A的另一端连接蓄电池E的负极,变压器W1的绕组L2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和二极管D3的阴极,变压器W1的绕组L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和二极管D4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阻R1、电容C1、二极管D2的阴极和三段稳压器IC1的1引脚,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二极管D4的阳极、二极管D5的阳极、三段稳压器IC1的2引脚和计时器IC2的1引脚,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和二极管D5的阴极,三段稳压器IC1的3引脚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3、计时器IC2的4引脚和计时器IC2的8引脚,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二极管D7的阳极和计时器IC2的7引脚,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二极管D7的阴极连接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电位器RP1的滑动端连接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计时器IC2的2引脚和计时器IC2的6引脚,计时器IC2的5引脚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W2的绕组L3,变压器W2的绕组L3的另一端连接计时器IC2的3引脚,变压器W2的绕组L4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8的阴极和单向可控硅Q1的控制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三段稳压器IC1的型号为AN7812,计时器IC2的型号为NE55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充电器电路使用单向可控硅作为输出电压的脉冲调节元件,其调节宽度比单结晶体管构成的触发电路输出的脉冲大几倍,能够可靠地触发反电势负载和大电感负载电路中的可控硅可靠导通,而且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少,制作成的充电器体积小,方便携带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携设备充电器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便携设备充电器电路,包括电源电路、触发电路和主控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W1、由二极管D1~D4组成的整流桥和三段稳压器IC1;所述触发电路包括单向可控硅Q1、电流表A和变压器W2,所述主控电路包括电位器RP1和计时器IC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禹城市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禹城市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22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