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SF6尾气回收罐与回收净化装置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2017.X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3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金卫光;徐家宁;赵钢;董化新;尹洪涛;孟德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5/00 | 分类号: | F16L15/00;F16L29/00;F16L47/16;F16L4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f sub 尾气 回收 净化 装置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路连接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SF6湿度测试尾气回收装置(不能压缩气体)贮气罐容积只有12升,收集4个气室的SF6湿度测试后尾气就已经装满,不能实现对现场SF6湿度测试尾气的连续回收。由于缺少连接件以及时将贮气罐中的SF6气体导引入回收净化装置中,妨碍了现场试验后尾气的连续回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SF6湿度测试尾气回收装置与回收净化装置无法连接,导致尾气无法连续回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SF6尾气回收罐与回收净化装置的连接装置。
SF6尾气回收罐与回收净化装置的连接装置,它包括调节阀,它还包括贮气罐连接接头和回收净化装置连接接头;
贮气罐连接接头末端与回收净化装置连接接头首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管路上设置调节阀;
贮气罐连接接头为中空的管状结构,贮气罐连接接头首端外表面带有凸台,贮气罐连接接头的两端均设有内螺纹,贮气罐连接接头首端的内螺纹用于与SF6尾气回收罐的出气口连通;
回收净化装置连接接头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两端均设有内螺纹,
回收净化装置连接接头末端的内螺纹用于与回收净化装置的进气口连通。
所述贮气罐连接接头和回收净化装置连接接头为黄铜螺纹接头。
所述管路为聚四氟乙烯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接头的密封连接以及对连接管路上的流量控制阀的调节,实现贮气罐与回收净化装置的连通导引作用。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SF6湿度测试尾气回收装置与回收净化装置的有效连通,使SF6湿度测试尾气回收装置中输出的尾气连续的输送到回收净化装置中,贮气罐连接接头和回收净化装置连接接头之间通过调节阀连通,装有调节阀,可实现流量的调节,避免大流量冲击,起到平稳气流,保护装置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SF6尾气回收罐与回收净化装置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其中,附图标记4表示SF6湿度测试尾气回收装置的出气口,附图标记5表示回收净化装置的进气口;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贮气罐连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回收净化装置连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至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SF6尾气回收罐与回收净化装置之间的连接系统,它包括调节阀2,它还包括贮气罐连接接头1和回收净化装置连接接头3;
贮气罐连接接头1末端与回收净化装置连接接头3首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管路上设置调节阀2;
贮气罐连接接头1为中空的管状结构,贮气罐连接接头1首端外表面带有凸台,贮气罐连接接头1的两端均设有内螺纹,贮气罐连接接头1首端的内螺纹用于与SF6尾气回收罐的出气口4连通;
回收净化装置连接接头3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两端均设有内螺纹,
回收净化装置连接接头3末端的内螺纹用于与回收净化装置的进气口5连通。
本实施方式,在使SF6湿度测试尾气回收装置与回收净化装置连通的同时,还可调节从SF6湿度测试尾气回收装置的贮气罐中流出的气体的流量。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SF6尾气回收罐与回收净化装置的连接装置的区别在于,所述贮气罐连接接头1和回收净化装置连接接头3为黄铜螺纹接头。
本实施方式的黄铜螺纹接头具有密封性好、耐腐蚀、不吸水、寿命长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所述的SF6尾气回收罐与回收净化装置的连接装置的区别在于,所述管路为聚四氟乙烯管。
接通SF6回收净化装置的电源,开启SF6回收按钮,此时真空压缩机开始工作进行抽气压缩,当贮气罐上压力表指针为“0”时,关闭SF6回收按钮,关闭SF6回收装置的电源,工作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20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内衬玻璃钢混凝土复合管道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