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位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1819.9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7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华;邱伟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盈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24 | 分类号: | G01F2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朱俊跃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液位传感器。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使用的液位传感器主要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因其成本太高,目前应用很少。接触式中的厚膜电阻式因其结构简单,适应性强、设计周期短而被广泛应用。
为了节省资源,降低产品成本,现在液位传感器多采用银合金、铜合金作为触点材料,此种触点材料价格便宜,但耐磨性差,且易被燃油中硫等化学物质腐蚀,因而使用寿命极短,另外国内油品市场比较复杂,液位传感器长时间浸泡在各种燃油中,使用环境十分恶劣,燃油容易对厚膜电阻式的触点产生腐蚀,便会影响传感器的传输质量,使燃油表指示不准确。
为了避免触点被腐蚀,目前市场上出现许多贵金属触点的运用,以金或金合金触点为主,但金或金合金造价太高,且金的质地较软,耐磨效果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位传感器,以解决上述现有的传感器金属触点成本较高,耐磨性不佳,使用寿命短,抗腐蚀性不佳而导致传感器传输质量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液位传感器,包括簧片、厚膜电阻片、传感器支架、簧片支架和轴承,其中,所述簧片支架通过轴承可旋转的固定于所述传感器支架上,所述簧片通过注塑固定至所述簧片支架上,所述厚膜电阻片设置于所述传感器支架上,所述簧片上具有触点,所述触点与所述厚膜电阻片上的电阻片接触,所述簧片上的触点由钯镍合金和复合材料制成。
上述液位传感器,其中,所述触点的上部由钯镍合金制成,且钯镍合金中的钯金属含量为80%,所述触点的下部由复合材料制成。
上述液位传感器,其中,所述复合材料为铜镍、银镍或其他复合材料制成的金属。
上述液位传感器,其中,所述簧片上的所述触点与所述厚膜电阻片上的电阻片之间通过线接触或者面接触。
上述液位传感器,其中,所述簧片呈一V字型结构。
上述液位传感器,其中,所述厚膜电阻片呈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与所述簧片上的触点通过所述轴承旋转形成的外圆路径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产生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的触点头部材料为钯镍合金,该材料的耐磨性、抗腐蚀性能优良,有些性能(如抗H2S、硬度、延展性)还优于硬金,使用寿命长,而其成本较硬金可降低30%~80%(钯价通常为金价的1/3)。
(2)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的触点的根部材料为其他复合材料,例铜镍、银镍等,该材料既满足了产品需要,同时与触点完全由钯镍合金制得比较,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适用于各种车辆的液位传感器触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向视图。
附图中:1簧片,2触点,3厚膜电阻片,4传感器支架,5簧片支架,6轴承,21钯镍合金,22复合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请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位传感器,包括簧片1、厚膜电阻片3、传感器支架4、簧片支架5和轴承6,其中,簧片支架5通过轴承6可旋转的固定于传感器支架4上,簧片1通过注塑固定至簧片支架5上,厚膜电阻片3设置于传感器支架4上,簧片1上具有触点2,触点2与厚膜电阻片3上的电阻片接触,簧片1上的触点2由钯镍合金和复合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以下实施方式,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触点2的上部由钯镍合金21制成,且钯镍合金中的钯金属含量为80%,触点的下部由复合材料22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复合材料为铜镍、银镍或其他复合材料制成的金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簧片1上的触点2与厚膜电阻片3上的电阻片之间通过线接触或者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簧片1呈一V字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厚膜电阻片3呈弧形结构,弧形结构与簧片1上的触点2通过轴承6旋转形成的外圆路径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盈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盈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18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