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更换丝束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1081.6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0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坤靖;许拥权;陈后志;杨晓辰;陈坤良;陈国秋;虞哲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傲仁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王婧荷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区莘砖公***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更换 丝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束等原料的输送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更换丝束包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卷烟生产行业中,醋酸丝束是滤棒的主要生产原料,通常一个丝束包的重量达到500KG左右,为了配合自动化生产的需要,一般会配备两个工位,一个为当前丝束使用工位,另一个为备用丝束工位。而这两个工位一般为并排独立的堆料板。在丝束更换时,必须要把备用丝束工位上的丝束包移动至当前丝束工位,需要操作人员使用液压车或叉车等工具手动转换两个工位上的丝束包,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人工转换丝束包很难保证当前丝束使用工位中心与机器中心保持一致,当滤棒生产过程中,丝束在开松时,会出现丝束断丝、丝束跑偏等现象。
因此,为了节约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提高滤棒的生产质量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研发自动更换丝束包装置刻不容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烟卷生产行业中需要人工手动转换丝束包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更换丝束包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自动更换丝束包装置,包括并排对接的预备工位和工作工位,该预备工位和该工作工位均为具有开口的长方体,该自动更换丝束包装置还包括:
第一光电传感器,设置于该预备工位上;
第二光电传感器,设置于该工作工位上;
第一传送装置,设置于该预备工位的开口处;
第二传送装置,设置于该工作工位的开口处;
控制器,该控制器分别与该第一光电传感器、该第二光电传感器、该第一传送装置、该第二传送装置电连接。
较佳地,该第一光电传感器距离该预备工位表面的高度为55cm-65cm;该第二光电传感器距离该工作工位表面的高度为20cm-30cm。
较佳地,该第一传送装置包括第一同步电机和第一传送轮组,该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二同步电机和第二传送轮组;
该第一同步电机设置于该预备工位上,且该第一同步电机与该控制器电连接;
该第一传送轮组内嵌于该预备工位开口处,且该第一传送轮组与该第一同步电机电连接;
该第二同步电机设置于该工作工位上,且该第二同步电机与该控制器电连接;
该第二传送轮组内嵌于该工作工位开口处,且该第二传送轮组与该第二同步电机电连接。
较佳地,该自动更换丝束包装置还包括警示器,该警示器与该控制器电连接。
较佳地,该自动更换丝束包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该预备工位末端的第一气缸及可伸缩的第一档板和设置于该工作工位末端的第二气缸及可伸缩的第二挡板;
该第一气缸与该控制器电连接,该第一挡板通过一弹性体与该第一气缸电连接;
该第二气缸与该控制器电连接,该第二挡板通过一弹性体与该第二气缸电连接。
较佳地,该第一挡板和该第二挡板的高度均为20cm-25cm。
较佳地,该自动更换丝束包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工位上的一个限位开关,该限位开关包括一个距离传感器,该限位开关与该工作工位末端的距离为20cm-25cm。
较佳地,该预备工位和工作工位的长度均为1.2m-1.4m,宽度均为1m-1.2m。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自动更换丝束包装置的结构合理,控制灵活,同步电机、传送轮组、气缸和挡板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可以自行运行,自动更换丝束包,避免了需要操作人员使用液压车或叉车灯等工具手动转换丝束包。并且,该自动更换丝束包装置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丝束断丝、丝束跑偏等现象。该自动更换丝束包装置提高了滤棒的生产质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了总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自动更换丝束包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自动更换丝束包装置的另一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自动更换丝束包装置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自动更换丝束包装置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预备工位:1
第一光电传感器:11
第一同步电机:12
第一传送轮组:13
第一挡板:14
第一气缸:15
工作工位:2
第二光电传感器:21
第二同步电机:22
第二传送轮组:23
第二挡板: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傲仁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傲仁高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10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