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箱梁外模移动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30080.X | 申请日: | 2015-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9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骅桥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爱信律师事务所 32241 | 代理人: | 毛启程 |
| 地址: | 2315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梁外模 移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使用的一种箱梁外模移动机构。
背景技术
近些年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用于建筑领域的箱梁模具种类越来越多,伴随着大型箱梁模具使用越来越频繁,随之大型箱梁外模由于体积较大、较为笨重,使得箱梁外模安装、拆装、移运成为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于安装、方便拆卸、移运简便的箱梁外模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箱梁外模移动机构,包括:顶拉杆、螺栓、侧模架、机械千斤顶、走行轮、轨道、底模台座,其特征是:所述的侧模架为两个梯形状框架,上端设有一根顶拉杆,所述的侧模架下端装有走行轮,所述的走行轮右端设有机械千斤顶,所述的走行轮行走在轨道上,所述的侧模架下端设有底模台座,所述的顶拉杆固定住两端的侧模架后采用螺栓固定,所述的侧模架结构均为合金材质,所述的走行轮采用钢材质为主体结构的万向滚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看出,由于箱梁外模采用两半合成技术,梯型侧模架上端设有的顶拉杆,当两个侧模架之间到达指定位置后,使用顶拉杆将两个侧模架之间进行固定,形成一个整体,采用螺栓固定,方便拆卸与安装,为了方便整个侧模架移动,在侧模架的底端设置走行轮,走行轮可设置多组,方便移动,为了防止侧模架受力时直接作用到走行轮上,导致走行轮变形损坏等因素,在侧模架的底端横梁上,设置机械千斤顶顶住横梁,避免了走行轮的受力损坏,使用机械千斤顶的好处是,除非千斤顶超负载出现损坏,不会出现像液压千斤顶那样,会因为油压或者油封问题,导致千斤顶不起作用,本装置的机械千斤顶可根据实际负载情况使用相应的机械千斤顶,也可以采用多个配合使用,为了保证框架刚度不影响梁的形状和质量,侧模架采用合金材质,为了保证侧模架的正常移动,走行轮行走在一条特定的轨道上,为了保证梁在制作过程中受力均匀,在两侧模架之间设有底模台座,底模台座主体结构为混凝土主体结构,抗压防变形,综上所述本结构在制作梁的过程中,安装拆卸方便,可保证制作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顶拉杆;2、螺栓;3、侧模架;4、机械千斤顶;5、走行轮;6、轨道;7、底模台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箱梁外模移动机构,包括:顶拉杆1、螺栓2、侧模架3、机械千斤顶4、走行轮5、轨道6、底模台座7,其特征是:所述的侧模架3为两个梯形状框架,上端设有一根顶拉杆1,所述的侧模架3下端装有走行轮5,所述的走行轮5右端设有机械千斤顶4,所述的走行轮5行走在轨道6上,所述的侧模架3下端设有底模台座7,所述的顶拉杆1固定住两端的侧模架3后采用螺栓2固定,所述的侧模架3结构均为合金材质,所述的走行轮5采用钢材质为主体结构的万向滚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如图1所示依次进行以下操作:呈梯形状的侧模架3有两个,上端的孔上装有顶拉杆1,采用螺栓2固定两台侧模架3的上端,在侧模架3的下端的横梁上安装走行轮5,走行轮5行走在特定的轨道6上,,为了防止走行轮5在梁制作过程中受力损坏,在侧模架3的下端横梁上采用机械千斤顶4,为了保证梁的底面不会出现受力不均出现变形,影响梁的外观和质量,在两侧模架3之间的下面设置一个底模台座7,底模台座7主体结构为混凝土浇筑,上端面采用钢板材质,既保证梁的底面制作平整,又保证受力均匀不会出现变形的情况发生,本结构是这样操作的,将两个侧模架3通过走行轮5在轨道6上移动至底模台座7的两端,上端采用顶拉杆1使用螺栓2固定住,下端使用机械千斤顶4将侧模架3的横梁稍微顶起,不影响走行轮5受力损坏即可,整个箱梁外模完成,梁制作成型以后,拆掉上面的顶拉杆1,卸掉下面的机械千斤顶4,走行轮5顺着轨道6,移开侧模架3,本结构完成。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简单,方便拆卸,自由移动的特点。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骅桥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骅桥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00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煤灰陶粒板材生态声屏障
- 下一篇:一种公路桥梁防水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