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槽式椎间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30012.3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2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哲宇;倪文飞;徐海超;雷涛;华青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哲宇;倪文飞;徐海超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27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学***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槽 式椎间 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脊柱外科适配经腹膜外斜向椎间融合术的斜槽式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腰椎融合术常采用后路进行内固定,椎间植入融合器或患者自身髂骨块来达到椎间融合的目的,但这种手术一般在开放切口下实施,且破坏脊柱的后柱结构,存在创伤大、出血多,术后长期慢性疼痛等缺点。虽然目前有众多改良微创技术方法,但通过后路植入椎间融合器仍需破坏后柱结构,存在术后长期慢性疼痛的风险。近年来,一种新的经腹膜外斜向椎间融合术被报道,这种新的技术后路经皮置入椎弓根螺钉,前侧方斜向经腹膜外植入椎间融合器,既减少对后柱结构的破坏,且对前柱及周围软组织的破坏也较轻,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多种优点,是未来外科发展的方向。但斜向植入椎间融合器,若不改变融合器在椎间的位置,会导致融合器上下骨性终板及椎弓根螺钉应力分布不均,极可能导致断钉断棒、终板塌陷,而单单的自体骨置入无法达到椎间融合器的力学性能和融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让这种新的经腹膜外斜向椎间融合术达到和传统后路椎间融合术相当的力学性能和融合率,我们设计了这种用于脊柱外科适配经腹膜外椎间融合术的斜槽式椎间融合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斜槽式椎间融合器整体呈一长方体,其内设有不透X光线的金属显影片,上下方长宽面有均匀分布的齿状突起,中间为一个长方体空心连通上下方长宽面,无孔宽高面与长高面通过空心斜槽相连通,有孔宽高面上有一斜向螺纹孔洞。
2、空心斜槽由空心斜槽主体和空心折角槽构成。
3、空心斜槽主体斜向走行于斜槽式椎间融合器中,与上方长宽面相通,不与下方长宽面相通,一面位于无孔宽高面上,另一面与空心折角槽相通,其与无孔宽高面相交面的中心点到长高面的距离大于其与空心折角槽相交面的中心点到长高面的距离。
4、空心折角槽与上方长宽面相通,不与下方长宽面相通,一面与空心斜槽主体相通,另一面与长高面相通,其与空心斜槽主体所成的角度不小于90度,且小于180度。
5、斜向螺纹孔洞其轴线与空心斜槽主体平行,位于有孔宽高面上,与长方体空心相连通。
6、金属显影片共有三枚,且在同一高度,三枚金属显影片连线呈一三角形。
附图说明
图1斜槽式椎间融合器侧视立体图。
图2斜槽式椎间融合器正面观。
图中:1.上方长宽面;2.下方长宽面;3. 有孔宽高面;4.无孔宽高面;5.长高面;6.长方体空心;7.斜向螺纹孔洞;8.空心斜槽;9.金属显影片;10.空心斜槽主体;11.空心折角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适配经腹膜外斜向椎间融合术,采用适配本椎间融合器的侧方内镜通道置入。当后方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固定后,通过左前侧方内镜入路咬除髓核和磨除上下软骨终板。选择合适大小的椎间融合器,长方体空心6塞入松质骨,配套器械把持有孔宽高面3上的斜向螺纹孔洞7,调整融合器的方向,从无孔宽高面4上,将本椎间融合器的空心斜槽8与配套的工作通道上的棒体相插套,此时空心斜槽8、配套的把持器械及配套的工作通道相互平行,沿空心斜槽主体10逐步推入椎间隙中,此时上方长宽面1与下方长宽面2上的齿状小突起已与骨性终板紧密接触,当配套的工作通道上的棒体到达空心折角槽11处时,解除配套器械的把持,用配套器械敲击椎间融合器的有空宽高面3,可使椎间融合器的远端转向前方,通过C臂X光机透视下以不透X光线的金属显影片9为参考确认椎间融合器位置,调整至满意位置,并使椎间融合器沿空心折角槽11置入椎间隙,再用配套器械敲击椎间融合器的长高面5,最终使椎间融合器处于椎间隙中央,并与冠状位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哲宇;倪文飞;徐海超,未经黄哲宇;倪文飞;徐海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300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元炁发射针
- 下一篇:带有钛金属膜的人工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