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火线开关供电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9944.6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2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廖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互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线 开关 供电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单火线开关供电模块。
背景技术
为了使家居灯光、电器的开关控制变得智能化,单火线智能开关逐步取代传统机械墙壁开关。由于电子智能照明开关本身都需要消耗一定的电流,而国内外普通家庭大多为单火线布线,所以产生了单火取电技术,加之金属导线越来越昂贵,多走一根线的成本远高于开关本身实施单火线增加的成本。由于单火线开关待机取电是通过流过负载的电流给开关的控制电路供电的,如果待机输入电流小就会导致待机电路不能工作,如果待机输入电流大就会导致负载电流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待机电流低,对负载影响小的单火线开关供电模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单火线开关供电模块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单火线开关供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桥、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单向可控硅、双向可控硅、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所述整流桥依次与第二电阻和负载串联后接入交流电,整流桥的另外两个接线端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二极管的正极和单向可控硅的正极,所述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子开关的输入端和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极和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单向可控硅的负极接地,所述双向可控硅的一极连接火线,双向可控硅的控制极和另一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可控硅作为驱动元件,可控硅触发电流小、压降小,整个电路功耗低,对负载影响小,保障了负载的稳定运行;
2、保证了输出电压的稳定,解决了因为负载电流的变化而影响电路自身供电的问题,带负载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单火线开关供电模块,包括整流桥Q、二极管D、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单向可控硅SCR1、双向可控硅SCR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所述整流桥Q依次与第二电阻R2和负载L串联后接入交流电,整流桥Q的另外两个接线端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的正极和单向可控硅SCR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子开关的输入端A和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子开关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可控硅SCR1的控制极和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单向可控硅SCR1的负极接地,所述双向可控硅SCR2的一极连接火线,双向可控硅SCR2的控制极和另一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的两端,所述开关负极C接地。
电子开关关闭时,单向可控硅SCR1与双向可控硅SCR2截止,负载L未通电,电子开关打开时,电子开关B端触发单向可控硅SCR1导通,单向可控硅SCR1导通进而出发双向可控硅SCR2导通,负载L得电。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互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互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99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