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丝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29656.0 | 申请日: | 2015-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0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唐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勋宏 |
| 主分类号: | D01D4/02 | 分类号: | D01D4/02;D01D1/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 |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丝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丝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喷丝工艺是将黏流态的高聚物熔体或溶液,通过微孔转变成有特定截面状的细流,经过凝固介质如空气或凝固浴固化而形成用于纺织的丝条。复合纺丝法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化学组成或不同浓度的纺丝流体,同时通过一个具有特殊分配系统的喷丝头而制得。
但由于进入喷丝头内的膜液为黏流态的高聚物熔体或溶液,粘稠度大,现有的喷丝头在工作时,特别是在压力低情况下会出现供液不均匀或流量不足,同时喷丝时间长易引起堵塞,亟需一种新的喷丝头可解决供液不均及易阻塞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喷丝头,可使膜液供液流畅均匀,提高流量控制的精准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丝头,包括底座、喷头、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底座上环设一个进料槽,且进料槽上设有若干膜液进料孔,所述第一通道与膜液进料孔连通,所述第一通道贯穿至底座内并在底座中心轴上交汇,再从底座内延伸至喷头的端面;
所述第二通道从底座端面纵向贯穿底座至第一通道交汇处,再在第一通道内延伸至第一通道的出口,所述第二通道出口位于第一通道出口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膜液进料孔设有第一内孔倒角以便膜液的流入,所述第一内孔倒角从外到内的倒角角度为30°~45°。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膜液进料孔设有2-6个。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通道的进口为芯液进液口,所述芯液进液口设有第二内孔倒角,所述第二内孔倒角从外到内的倒角角度为15°~45°。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料槽为弧形凹槽。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喷丝头在底座位置环设一圈进料槽,用于收集膜液,再在进料槽内设置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膜液进料孔,且膜液进料孔与第一通道连通,膜液可顺利进入喷头内,从而使膜液供液流畅均匀,提高流量控制的精准度,避免单设膜液进料孔容易造成部分膜液进料孔堵塞,从而导致供料不匀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喷丝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结合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喷丝头,包括底座1、喷头2、第一通道3和第二通道4,所述底座1上环设一个进料槽5,且进料槽5上设有若干膜液进料孔6,所述第一通道3与膜液进料孔6连通,所述第一通道3贯穿至底座1内并在底座1中心轴上交汇,再从底座1内延伸至喷头2的端面;
所述第二通道4从底座1端面纵向贯穿底座1至第一通道3交汇处,再在第一通道3内延伸至第一通道3的出口,所述第二通道4出口位于第一通道3出口内。
为了解决膜液供液不均且易堵塞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优化改进膜液的进料结构。由于喷丝头与皮料容腔相连,且膜液具有高粘度的特性,若只是依靠小口径的膜液进料孔6进料,则容易造成部分膜液进料孔6堵塞,从而导致供料不匀。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喷丝头在底座1位置环设一圈进料槽5,用于收集膜液,再在进料槽5内设置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膜液进料孔6,且膜液进料孔6与第一通道3连通,膜液可顺利进入喷头2内。
优选地,所述膜液进料孔6设有第一内孔倒角,所述第一内孔倒角从外到内的倒角角度为30°~45°。所述膜液进料孔6的进口处设置为内孔倒角的结构,使得膜液更流畅的进入喷头2内。
优选地,所述膜液进料孔6设有2-6个,且均匀地分布在进料槽5上。更佳地,所述膜液进料孔6设有2-3个。
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端面设有芯液料进口,芯液通过芯液料进口进入喷头2,顺着第二通道4一直流动至第二通道4的出口;另一方面,膜液位于喷头2底座1周围,当膜液进入进料槽5,容易顺着进料槽5流入膜液进料孔6,通过第一通道3出口流出。由于第二通道4位于第一通道3中,因此经喷头2制出的纺丝为皮芯型复合纺丝。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芯液进液口设有第二内孔倒角,所述第二内孔倒角从外到内的倒角角度为15°~45°。
优选地,所述进料槽5为弧形凹槽。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勋宏,未经唐勋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9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真丝聚乳酸纤维
- 下一篇:一种无包裹物碳化硅单晶生长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