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作斗轮料斗的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29597.7 | 申请日: | 2015-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5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魏代龙;孙泳涛;宋杰;王国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南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作 料斗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斗轮料斗的工装。
背景技术
斗轮堆取料机是现代化工业大宗散状物料连续装卸的高效设备,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冶金、水泥、钢铁厂、焦化厂、储煤厂、发电厂等散料(矿石、煤、焦碳、砂石)存储料场的堆取作业。
利用斗轮连续取料,用机上的带式输送机连续堆料的有轨式装卸机械。它是散状物料(散料)储料场内的专用机械,是在斗轮挖掘机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可与卸车(船)机、带式输送机、装船(车)机组成储料场运输机械化系统,生产能力每小时可达1万多吨。斗轮堆取料机的作业有很强的规律性,易实现自动化。控制方式有手动、半自动和自动等。
斗轮堆取料机按结构分臂架型和桥架型两类。有的设备只具有取料一种功能,称斗轮取料机。斗轮机构是取料的工作机构,包括斗轮及其驱动装置。斗轮分无格式、半格式和有格式3种。无格式斗轮的铲斗没有斗底,在非卸料区内用固定在臂架上的圆弧挡板堵住斗中散料,散料在圆弧挡板上滑移。在卸料区内没有圆弧挡板而有一个固定的斜溜槽。当铲斗随轮体旋转至卸料区时,斗中物料在自重作用下经斜溜槽滑到带式输送机上。它的卸料区间大,因而斗轮转速较高,可提高作业能力,能卸较粘物料。半格式斗轮的结构与无格式相似,只是将斗壁向斗轮中心延伸一段,使圆弧挡板与轮体之间的距离加大,以减少在圆弧挡板与轮体间发生卡料的可能性。有格式斗轮的每个铲斗的斗底是一个扇形斜溜槽,在非卸料区却有固定不动的侧挡板。当铲斗随轮体旋转至一定高度后,斗中散料开始沿扇形斜溜槽向斗轮中心滑动,铲斗到达卸料区后,由于没有侧挡板阻挡,散料经斜溜槽、卸料板滑到带式输送机上。有格式斗轮卸料慢,需较大的斗轮直径,但不会产生卡料现象,适用于坚硬物料。三种斗轮中以无格式应用最多。斗轮的传动方式有机械与液压两种,一般不需调速。
一般较大的斗轮上需要安装多个料斗,但是料斗的制作一般都是按照斗轮上的铰接件的尺寸定制的,为了与斗轮上的铰接件相匹配,每一个料斗在制作过程中均存在大大小小的误差,一旦任何一个料斗损坏时,则必须重新按照尺寸制作料斗,不能实现料斗的互换性,在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比较麻烦,且时间较长,容易耽误生产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效率高且尺寸高度一致,能实现料斗互换性的用于制作斗轮料斗的工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制作斗轮料斗的工装,包括一长方体状的扁平钢板,所述钢板端面上沿短边方向依次平均设有A、B、C、D四个点,所述A点和D点在钢板长边边缘处;
所述钢板上在A点和D点位置均分别固定连接有与钢板表面垂直的第一铰接件和第四铰接件,所述第一铰接件在第四铰接件的内侧;所述第一铰接件和第四铰接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钢板上在B点和C点相对应的另一条短边端面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与钢板表面垂直第三铰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的结构为一体三段式结构,从左往右依次分别为螺纹段、光滑螺杆段、螺帽段,所述螺纹段套接有与其相匹配的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接件的结构为:开有铰点孔A的扁平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铰接件的结构为:开有铰点孔B的梯形状的扁平钢板,所述铰点孔B内穿有销轴。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铰接件的结构为:开有铰点孔C的长方形状的扁平钢板;所述铰点孔C的直径与铰点孔A的直径相同且中心轴在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用于制作斗轮料斗的工装还包括若干调整垫片,所述调整垫片为厚度为1mm的方形钢板且在中心位置开有一字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一钢板上的四个位置固定四个铰接件,分别为与料斗头部两侧铰接的两组第一铰接件和第四铰接件,还有就是与料斗尾部中间位置铰接的两个第三铰接件,这样的用于制作斗轮料斗的工装设计,保证了制作出来的每一个料斗都有高度相同的尺寸,能够快速保证料斗安装到斗轮上,而且在斗轮上任何一个料斗损坏时,能够进行所有料斗的互换,不需要进行重新测量制作,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 本实用新型在钢板上设计四个铰接点,这种结构形式约束条件更高,稳定性更好。
3. 本实用新型铰点孔C的直径与铰点孔A的直径相同且中心轴在同一水平面上,保证了螺栓能穿过该铰点孔后将第一铰接件与第四铰接件有效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南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95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光伏电池片板式镀膜设备维护石英管钳
- 下一篇:一种大力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