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半刚性桥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9404.8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1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庄一舟;徐亮;丘能;周泉;钱海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刚性 桥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半刚性桥台结构。
背景技术
无伸缩缝桥梁通过取消伸缩缝和支座来达到有效加强桥梁抗震性能和使用性能,减少桥梁因支座破坏带来的维修和更换费用的目的。该类桥能够在把维护费用降到最低的同时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因此很受各国工程师们亲赖。美国对该类桥的实践已有十年之久,中国对该类桥的工程实践始于近些年,并且对其应用推广的势态迅猛。其他国家对无缝桥的亲赖程度同样颇深。
但至目前为止,无缝桥梁在设计和施工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无缝桥梁取消了伸缩装置和支座,因季节性温差和其他循环荷载作用在桥梁上部结构引起的纵向位移受到限制而在桩、台连接处产生次内力集中。当此次内力达到一定值时,桩、台连接处形成的塑性铰会明显降低下部结构的轴向承载能力,从而极大的危害到了桥梁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有效提高无缝桥梁安全性能的新型半刚性桥台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半刚性桥台结构,包括支撑桩,所述支撑桩上方设置有桥台,所述桥台与支撑桩之间设置有支撑带,沿桥台与支撑桩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一排传力杆,所述传力杆贯穿支撑带并上下连接支撑桩、桥台。
进一步的,所述传力杆伸入桥台部分包裹有至少三层牛毛毡,并在所述传力杆顶端套设有用以紧固牛毛毡的橡胶套。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带在与支撑桩、桥台之间的左右间隙均填充有弹性体。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桩、桥台均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传力杆伸入支撑桩的深度不少于0.4m。
进一步的,所述传力杆采用直径不小于22mm且长为0.8~1.6m的圆形连接钢筋。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带由10~15mm厚、0.05~0.15m宽的氯丁橡胶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体为15~21mm厚的海绵橡胶填料。
进一步的,任意两相邻传力杆间隔为0.15~0.30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半刚性桥台结构构造,改变了传统无缝桥梁在桩、台连接处刚结的形式,通过设置传力杆将桥台和桩基础连接处设计成可以转动的铰接方式,有效释放了支撑桩上部至桥台底部连接部分的约束,从而避免了传统无缝桥梁因循环荷载作用在连接处的因高应力形成塑性铰的问题,并且能够有效避免桩基础发生大的侧移和影响桩台的承载能力;
(2)采用氯丁橡胶带作为桥台与桩体之间受力的铰接部位,并在两侧填充海绵橡胶填料,可以转移上部结构对桩基础的影响,释放部分转动动能,降低了桩的开裂发生率,有效增强桩的耐久性;
(3)采用牛毛毡围裹浇筑于桥台部分的连接钢筋和用橡胶套套住钢筋的端头,其目的是将混凝土与传力杆隔离,使桩体与桥台铰接彻底,避免桩、台不彻底铰接引起的钢筋疲劳断裂问题。
通过上述改善无缝桥梁受力的半刚性桥台结构构造和施工方法,减少了维护成本,提高了桥梁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不仅适用于中小跨径新建桥梁的设计,更方便于存在桥台处伸缩装置问题的旧桥的无缝化改造工作,应用范围广泛。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A-A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中:1-支撑桩,2-桥台,3-支撑带,4-传力杆,5-牛毛毡,6-橡胶套,7-弹性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半刚性桥台结构,包括支撑桩1,所述支撑桩1上方设置有桥台2,所述桥台2与支撑桩1之间设置有支撑带3,沿桥台2与支撑桩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一排传力杆4,所述传力杆4贯穿支撑带3并上下连接支撑桩1、桥台2。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传力杆4伸入桥台2部分包裹有至少三层牛毛毡5,并在所述传力杆4顶端套设有用以紧固牛毛毡5的橡胶套6。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带3在与支撑桩1、桥台2之间的左右间隙均填充有弹性体7。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桩1、桥台2均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传力杆4伸入支撑桩1的深度不少于0.4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传力杆4采用直径不小于22mm且长为0.8~1.6m的圆形连接钢筋。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带3由10~15mm厚、0.05~0.15m宽的氯丁橡胶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94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