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插片填充式泡沫铝吸能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7912.2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1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陶;王良模;王源隆;庄伟超;赵野;徐娟;王蓓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朱沉雁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用插片 填充 泡沫 铝吸能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车用插片填充式泡沫铝吸能盒。
背景技术
吸能盒是用来吸收车辆碰撞产生的能量的一种装置,是车辆第一次承受撞击力的装置。它通常由合金钢或铝合金等材料制成,通过螺栓连接的形式固定在车体纵梁上。主要起到避免外部物体对车辆造成较大冲击,保护内部乘员安全。
中国专利CN204077582U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吸能盒结构,该吸能盒屈服强度低,为柔性结构,采用格室构造。在发生低速碰撞时,通过吸能盒轴向溃缩有效吸收低速撞击时的能量,缓解碰撞力。但该种吸能盒由于自身刚度不大,所以在中高速碰撞时,吸能弱、溃缩形式不稳定,无论是对车体纵梁还是车内乘员都无法实现较好的保护。另外,无论发生何种碰撞,该吸能盒都会发生部分变形,维修过程中必须进行替换,增加了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插片填充式泡沫铝吸能盒,不仅能在汽车发生中高速碰撞时通过稳定的溃缩变形吸收更多的能量,同时该吸能盒的被动吸能能力在整车装配前可调整,在碰撞事故维修时也能实现部分结构回收重复使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车用插片填充式泡沫铝吸能盒,包括
与汽车防撞梁固连的吸能盒本体;
与汽车纵梁固连的后安装板;
连接吸能盒本体和后安装板的吸能体;
设置在吸能体内腔的泡沫铝内芯;
上述吸能盒本体为空心盒体,沿吸能盒本体侧壁设有N圈相互平行的溃缩槽,N≥1,溃缩槽与吸能盒本体的挤压形变方向垂直。
上述吸能体,吸能体为空心盒体,沿吸能体侧壁等距离设有M圈相互平行的宽槽,M≥2,宽槽与溃缩槽平行;相邻两个宽槽之间的突出盒体的内腔为吸能腔,吸能腔内填充泡沫铝内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吸能盒本体的溃缩槽在发生碰撞时从四周诱导本体变形吸能,提高了碰撞变形的稳定性;(2)泡沫铝内芯静态屈服应力较低、具有长而平坦的应力平台阶段,整体吸能能力与稳定性将因此大大提升;(3)吸能盒装配时可根据实车需求自主确定内芯数量,从而改变吸能盒吸能能力,同时在碰撞事故维修时未变形内芯也可回收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插片填充式泡沫铝吸能盒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插片填充式泡沫铝吸能盒实施例一的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插片填充式泡沫铝吸能盒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车用插片填充式泡沫铝吸能盒,包括吸能盒本体1、吸能体2、后安装板3和泡沫铝内芯107,吸能体2一端与吸能盒本体1固连,吸能体2另一端与后安装板3固连,设置在吸能体2内腔的泡沫铝内芯107,吸能盒本体1的另一端与汽车防撞梁固连,后安装板3再与汽车纵梁固连。
吸能盒本体1为空心盒体,沿吸能盒本体1侧壁周向设有N圈相互平行的溃缩槽104,N≥1,溃缩槽104与吸能盒本体1的挤压形变方向垂直。
吸能体2为空心盒体,沿吸能体2侧壁周向等距离设有M圈相互平行的宽槽105,M≥2,宽槽105与溃缩槽104平行。相邻两个宽槽105之间的突出盒体的内腔为吸能腔106,吸能腔106内填充泡沫铝内芯107。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79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安全带防护套
- 下一篇:一种基于车载设备的CO安全监测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