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固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7775.2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5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林肖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肖芬 |
主分类号: | F16B35/06 | 分类号: | F16B35/06;F16B37/14;F16B1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7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固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固件,尤指一种可应用于组装的锁固件。
背景技术
许多种类家具的尺寸大于门,因此,安装的方法大都是将分散的组件携入预定位置后,再进行安装,藉此将待结合物安装于指定位置。
一般来说,该些大型待结合物的载重承载力必需具有一定的水平,但体积又不能过于庞大,因此金属材质的零组件成为主流,然而,金属材质的特性较不易做出类似卡榫接脚的设计,且在有限的接触面积上,其卡榫接脚的形式亦有限,故稳固性较差,不适用于大型物品家具上。
目前,是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流理台等,然而,经由此种方式组合后,将形成无法拆卸的状态,倘若需要进行搬迁时,透过此种方式所组合的待结合物将无法移出,亦无法拆卸分散,导致资源与金钱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锁固件,用于锁固两种待结合物,使得此二待结合物的相对位置得以固定,并且无论待结合物的材质为何,皆可穿设后夹持定位,不需额外制做卡榫,大幅提升安装时的便利性,且在安装之后仍可随时卸下,再使结合物分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锁固件,包括公件和母件,其特点是:所述公件包含柱体和止挡块,该柱体包含公螺纹部,该止挡块结合于该柱体的一端;该母件包含中空管体和底座,该中空管体内设有母螺纹部,该公螺纹部与该母螺纹部可相互螺合;该底座结合于该中空管体的一端;将该公件与该母件于穿过二待结合物并螺合后,该止挡块与该底座夹抵住该些待结合物。
由于仅需在结合物上穿孔,故不需在结合物上制作复杂的卡榫,再者,公件与母件为可分离的设计,故结合物仍可在公件与母件分离之后,各自独立,便于移动。
进者,可于底座进一步设有一孔,该孔可为六角孔、一字孔或十字孔,便于组装时,透过工具进行辅助。
又,进一步地使止挡块枢接于柱体,藉此增加止挡块的灵活性。
再者,该止挡块进一步包括镂空部,并且镂空部两侧的间距大于柱体的直径,使得止挡块可转动的角度范围增加,利于施工使用。
如此,借由本锁固件用于锁固两种待结合物,使得此二待结合物的相对位置得以固定,并且无论待结合物的材质为何,皆可穿设后夹持定位,不需额外制做卡榫,大幅提升安装时的便利性,且在安装之后仍可随时卸下,再使结合物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件与母件结合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件与母件结合后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件与母件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件与母件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状态剖面示意图。
标号说明:
1……锁固件10……公件
11……柱体111……公螺纹部
12……止挡块121……镂空部
20……母件21……中空管体
211……母螺纹部22……底座
221……孔D1……待结合物
D2……待结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锁固件1,包括公件10与母件20。其中,公件10包含柱体11与止挡块12,柱体11包含公螺纹部111,止挡块12结合于柱体11的一端。母件20包含中空管体21与底座22,其中,中空管体21内设有母螺纹部211,且公螺纹部111与母螺纹部211可相互螺合,底座22结合于中空管体21的一端。将公件10与母件20于穿过二待结合物并螺合后,藉由止挡块12与底座22夹抵该些待结合物。
请配合图5与图6所示,当公件10与母件20分别插入待结合物D1与D2后,将公件10的公螺纹部111逐步螺入母件20的母螺纹部211,使得止挡块12与底座22的间距缩短,待止挡块12与底座22分别抵紧被结合物D2与D1后,将可使被结合物D1与D2形成结合状态。由于公件10可被螺出于母件20外,形成分离状态,使得被结合物D1与D2得以被拆卸分离,故藉由本实施例可便于使用者搬移组装,大幅提升便利性。
另外,如图3所示,于底座22进一步设有孔221,便于使用者插入工具,辅以施力的使用。其中,孔221可为六角孔、一字孔或十字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肖芬,未经林肖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7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发电机组
- 下一篇:用于手机PCB板上安装马达的固定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