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农田径流排水原位计量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7723.5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5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叶玉适;陈进;许继军;桑连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F7/00 | 分类号: | G01F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田 径流 排水 原位 计量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田排水测量装置,具体是一种农田径流排水原位计量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农业面源已成为中国水体水质恶化的主要污染源,而农田氮磷流失又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健康。径流是农田污染物输出的主要载体,如何准确有效地计量和监测农田径流排水对于农田面源污染的管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农田径流的计量和监测已开展了大量研究。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在农田排水出口处修建径流收集池或直接埋设径流收集桶。修建径流池需要在农田外侧大规模开挖土坑,开展基建,不仅导致人力资源和成本耗费高,而且实验结束后径流收集池的存在会给农田耕作管理带来不便和负担。而径流收集桶对于田间排水的收集计量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径流桶太大,在农田径流排水较少时计量准确性低;如果径流桶偏小,当农田遭遇暴雨,大量排水会瞬间充满径流桶导致水分外溢,无法有效计量。
农田排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小流量时,水表的计量精度与安装方式有关。目前已公开的农田排水计量装置(例如:农田排水收集计量装置,申请号为201010520499.0,公开号为102062624A)的进水口或者出水口与水表常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水流较小时,水表往往处于非满流状态,计量精度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实验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实用、计量精度高和测量成本低的农田径流排水原位计量监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田径流排水原位计量监测装置,包括过滤筛网、进水管、计量水表、出水管和集水桶,进水管垂角端设置在农田地表下部或上部,进水管位于农田地表上部管材开口向上,管口端水平装有过滤筛网,所述进水管的出口端通过所述计量水表与所述出水管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出口端与所述集水桶连通,所述计量水表采用下沉式布设方式,所述计量水表所处位置低于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管口高度,所述出水管的开口高度低于所述进水管的开口高度。
如上所述的农田径流排水原位计量监测装置,所述进水管为中间有90°直角的L型管,由两根PVC管用一个90°弯头连接装配而成。
如上所述的农田径流排水原位计量监测装置,所述出水管为中间有两处135°拐角的Z型管,由三根PVC管用两个135°弯头连接装配而成。
如上所述的农田径流排水原位计量监测装置,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的管径大小一致,且与计量水表流量相匹配。
如上所述的农田径流排水原位计量监测装置,所述集水桶为圆柱型塑料桶,顶部设有一个可拆卸式集水桶桶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计量水表下沉式布设,使通水时水表一直处于满流状态,不论农田径流排水量大小,集水桶是否发生溢流,水表均有准确读数,测量精度高。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所选材料均为市场上的常见材料,价格便宜,制作成本低,监测成本低,而且本实用新型在野外占地面积小,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农田径流排水原位计量监测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农田径流排水原位计量监测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筛网,2—进水管,3—计量水表,4—出水管,5—集水桶,6—集水桶桶盖,7—农田地表,8—水表液封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农田径流排水原位计量监测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进水管垂角端设置在农田地表下部。所述农田径流排水原位计量监测装置包括过滤筛网1、进水管2、计量水表3、出水管4和集水桶5。所述进水管2为中间有90°直角的L型管,由两根PVC管用一个90°弯头连接而成。进水管2垂角端设置在农田地表7下部,进水管2位于农田地表7上部管材开口向上,管口端水平装有过滤筛网1,以阻隔杂物进入管内。所述出水管4为中间有两处135°拐角的Z型管,由三根PVC管用两个135°弯头连接装配而成。所述进水管2的出口端通过所述计量水表3与所述出水管4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出水管4的出口端与所述集水桶5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77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