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微摄影的景深合成显微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7671.1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9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理;穆二廷;杨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亳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安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1/06 | 分类号: | G02B21/06;G02B2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68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摄影 景深 合成 显微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摄影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摄影的景深合成显微镜,是可以在对细微物体和物体的细微表面摄出立体感强的显微镜。
背景技术:
微摄影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型的摄影技术,它与普通的摄影一样,是利用反射光拍摄物体表面细微的特征(不象普通生物显微镜用的是透射光看的是物体的内部)。由于借助光学显微镜,它比传统的微距摄影拍摄的图像更加细微。它不仅是一些摄影爱好者的兴趣和追求,更是我们了解微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在生物学、医学、药学等科学研究中的广泛的应用价值,在生物学上称为“光学微形态”摄影。
由于绝大多数物体的表面不平整,光学显微镜因景深问题无法清楚的照片,自近几年由于电脑的景深合成软件(移动焦距连续多张拍摄形成相片组,而后电脑合成)的发明,这一摄影技术才得以开展。但目前的生物显微镜的自身的构造并不完全适合这一新的方法,人们多是采用自行加光(加台灯)的方法采光。但其采光的角度和光强不能按需求变化,而普通生物显微镜的物镜设计不合理,干扰采光,不容易拍摄并合成出好的照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微摄影的景深合成显微镜,角度和光强能按需求变化,可以变化入射光源的入射角度和光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微摄影的景深合成显微镜,包括镜座,镜座上转动安装有镜臂,镜臂上设有载物台,镜臂上端设有套装在镜筒内的目镜,镜筒下端设有物镜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物台上端面安装有若干个蛇管灯,所述的物镜转换器上安装有物镜,物镜的前端为锥形。
所述的用于微摄影的景深合成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个蛇管灯的基座分别安装在载物台上端面靠近各个拐角处,蛇管灯可以为普通光源也可以为紫外光源。
所述的用于微摄影的景深合成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镜的前端为锥形,锥度为30°~6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对普通生物显微镜进行了改造,让其变成一个可进行微摄影的工作平台,可以获得多种光强和光角的图像,可拍摄出优质的微摄影照片,在经济上,由于它对原有普通生物显微镜的改动很小,所以成本也很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用于微摄影的景深合成显微镜,包括镜座1,镜座1上转动安装有镜臂2,镜臂2上设有载物台3,镜臂2上端设有套装在镜筒内的目镜4,镜筒4下端设有物镜转换器5,载物台3上端面安装有若干个蛇管灯6,保证在焦距上下移动时入射光的角度不会变化,物镜转换器6上安装有物镜7,物镜7的前端为锥形8。
若干个蛇管灯6的基座分别安装在载物台3上端面靠近各个拐角处,蛇管灯6可以为普通光源也可以为紫外光源;为了保证可以变化入射光源的入射角度和光强度,本实用新型以可变光源的蛇管灯为外接光源。由于蛇管灯可以十分方便地变化入射光上下左右的角度和距离,可以象在照像馆中一样,设计主光、侧光及光强,为拍摄最优质的照片提供条件。为了一些科学研究的需要,还可加入紫外光灯,拍摄荧光照片。
物镜7的前端为锥形,锥度为30°~60°,一般主要是对乘10倍和乘10倍以上镜头的进行改造,低倍镜焦距大,不用改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亳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安徽中医药大学,未经亳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安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76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