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7613.9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6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胜;崔兆彦;武义馨;孙雷;王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68 | 分类号: | E04B2/68;E04B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骨架 承重墙 结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设计是一种新型承重墙体结构,属于建筑物结构领域。
二、背景技术
随着墙体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然而,建筑业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目前仍处于粗放型的发展阶段,结构形式单一,表现为建筑工业化程度滞后,施工效率低下,技术含量不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就目前而言,全国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承重建筑结构体系的使用比率还不高,即使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也不足30%,已有的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住宅建筑体系存在严重不足及缺陷,是影响市场接受率低迷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开发新型建筑节能墙体结构,深入研究墙体结构的力学性能、抗震性能、经济性能、工业化转化效率,是我国迫切的需要。因此,节能承重墙体结构体系的研发,能够充分利用农业、工业废料,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建筑能耗,充分发挥建筑材料性能,增强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性;进一步完善我国建筑节能的相关措施和施行办法,达到建筑节能和结构可靠的并行效果,
三、发明内容
本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我国建筑业向节能低耗、安全耐久的可持续方向发展的建筑结构,即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结构,简称ISS(self-insulating hidden-skeleton structural wall)结构,墙体结构砌筑所需材料为节能承重砌块、墙体转角砌块、墙体半角砌块、水平构造带模板砌块以及保温秸秆压缩块等。
其主要设计内容为:
1.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结构是由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体、现浇或预制装配式楼盖以及钢筋混凝土梁组合而成的新型建筑结构。其核心为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体,利用节能承重砌块、转角及半角砌块壁肋,将砌块内部分割成孔腔,在孔腔内放置保温秸秆压缩块和预埋钢筋,并浇筑保温型自密实混凝土以形成芯柱和构造柱;同时,利用水平构造带模板砌块壁肋,将其内部分割成孔腔,在孔腔内填置保温秸秆压缩块和放置水平钢筋笼,并浇筑保温型自密实混凝土以形成水平构造带。芯柱和水平构造带纵横交织内嵌于砌块墙体中形成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体,然后于墙体表面涂抹秸秆复合保温砂浆,最后辅以梁、板形成节能抗震一体化建筑结构。
根据建筑设计等级,确定芯柱和水平构造带的间距,随着建筑设计等级和建筑物层数的增加,骨架间距相应加密。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承担结构的竖向荷载和剪切荷载,梁板等水平构件承担水平荷载,相互作用显著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并具有保温隔热性能。
2.该结构所采用的砌块分别为节能承重砌块、墙体转角砌块、墙体半角砌块以及水平构造带模板砌块;芯柱和水平构造带浇筑前提前放置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笼,砌块其余孔腔全部内置保温秸秆缩块。
本设计的优点在于能够显著提高施工建造效率,减少建筑能耗,充分发挥建筑材料性能,提高墙体结构的抗震安全性,社会效益显著。
四、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墙体转角芯柱;2是墙体转角砌块、3是水平构造带模板砌块、4是节能承重砌块;5是普通芯柱、6是水平构造带;7是楼板、8是梁;9是基础;10是秸秆复合保温砂浆;11是层间楼梯、12是楼梯平台、13是外墙。
五、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根据建筑的设计等级,分别灌注水平构造带(6)和芯柱(1、5)之间间距,以适应不同墙体竖向荷载和剪切荷载的要求。其次,浇筑基础(9)并砌筑节能承重砌块(4)和转角砌块(2),在芯柱(1、5)位置处预埋钢筋,同时砌块孔腔内放置秸秆块,用砂浆找平并逐层砌筑至一定高度后,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形成芯柱(1、5)。在设计标高处砌筑水平构造带模板砌块(3),并将事先绑好的钢筋笼嵌入水平构造带模板砌块(3)空腔内,浇筑成水平构造带(6)。芯柱(1、5)、水平构造带(3)、秸秆块和不同类型的砌块(2、3、4)组合形成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体,然后辅以梁(8)、板(7)浇筑成整体,最后在内外墙体(13)表面涂抹秸秆复合保温砂浆(10),形成一种自保温暗骨架承重墙结构体系。
本设计施工方法简便、显著提高施工建造效率,芯柱(1、5)和水平构造带(3)共同作用提高结构的抗震安全性,秸秆块和秸秆复合保温砂浆共同作用提高结构的保温性,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76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子液体电沉积制备锗/铝纳米薄膜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价铬电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