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件端口扩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6175.4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3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白英辉;王赞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1/02 | 分类号: | B21D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 代理人: | 吕爱萍;李荷香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扩口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管件端口进行扩口的管件扩口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和生活中连接不同管件时,尤其是连接金属管件,需要将相互连接的管件端口口径进行扩张,以实现较为快捷的管件连接,满足设计要求。金属管件由于其强度较高,无法像高分子管件扩口那样容易,需要专门的扩口工具来实现,目前现有技术常采用专业设备或简易结构扩口器,但专业设备成本高且结构复杂笨重,而简易结构扩口器只能对薄壁件进行扩口,对于管壁较厚的工件,如1~2mm的工件进行扩口则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批量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管壁较厚的工件能实现高效省力,快捷批量生产的端口扩口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件端口扩口装置,包括两个钳体设置在钳体上的支架和顶锥,钳体上设置有半圆形凹槽,钳体中上半部分半圆形凹槽的直径大于下半部分半圆形凹槽的直径;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支架,钳体上与支架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螺栓孔,两个钳体关于支架镜相对称;两个钳体通过支架连接,一个钳体的支架上设置有凹槽,另一个钳体的支架上设置有凸出的轴,凸出的轴设置在凹槽中,销轴从上至下依次穿过凹槽和凸出的轴,销轴的下端设置有开口销,支架可绕销轴自由转动;两个钳体绕支架转动扣合到一起组成合页体,螺栓穿过两个钳体上的螺栓孔,用快速锁紧螺母进行锁紧;两个钳体上半部分的半圆形凹槽组成导向孔,两个钳体下半部分的半圆形凹槽组成夹持孔,夹持孔内壁上设置有螺纹,夹持孔的直径略小于夹持工件的直径;顶锥设置在导向孔内,导向孔与顶锥采用间隙配合;导向孔和夹持孔之间设置有锥孔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很好的保证顶锥与加工管件之间的同心度,同时锤击顶锥时产生冲量大,可以有效实现对管件壁厚在2mm以下的管件端口扩口,高效省力,且能快捷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扣合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管件端口扩口装置,包括两个钳体1、设置在钳体1上的支架3和顶锥2,钳体1上设置有半圆形凹槽,钳体1中上半部分半圆形凹槽的直径大于下半部分半圆形凹槽的直径;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支架3,钳体1上与支架3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螺栓孔12,两个钳体1关于支架3镜相对称;两个钳体1通过支架3连接,其中一个钳体1的支架3上设置有凹槽,另一个钳体1的支架3上设置有凸出的轴,凸出的轴设置在凹槽中,销轴4从上至下依次穿过凹槽和凸出的轴,销轴4的下端设置有开口销5,支架3可绕销轴自由转动。两个钳体1绕支架3转动扣合到一起组成合页体13,螺栓6穿过两个钳体1上的螺栓孔12,用快速锁紧螺母7进行锁紧,对加工工件产生夹持力;两个钳体1上半部分的半圆形凹槽组成导向孔8,两个钳体1下半部分的半圆形凹槽组成夹持孔9,夹持孔9内壁上设置有螺纹,夹持孔9的直径略小于夹持工件10的直径,以增大摩擦力,从而有利于夹持孔9更好的夹持夹持工件10;顶锥2设置在导向孔8内,顶锥2可在导向孔8内轴向自由移动,导向孔8与顶锥2采用间隙配合,可以防止管件扩口时端口压偏;导向孔8和夹持孔9之间设置有锥孔模具11。
使用时,将夹持工件10需要扩口的部位放置在其中一个钳体1的夹持孔9内,确定需要扩口部分高度不高于锥孔模具11的上沿,然后将另一个钳体1绕销轴4转动,使两个钳体1扣合到一起,然后用螺栓6及快速锁紧螺母7对夹持工件10进行夹持,再将顶锥2放入两个钳体1组成的导向孔8内,通过铁锤等能产生大冲量的工具冲击顶锥2,即可以完成对夹持工件10扩口的加工,扩口完成后,将顶锥2取出,打开快速锁紧螺母7,展开两个钳体1,取出夹持工件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61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