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剩余污泥的强化脱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6030.4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7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肖登均;于兰;孙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迈克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C02F11/14 |
代理公司: | 大连博晟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6 | 代理人: | 于忠晶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剩余 污泥 强化 脱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工程污泥治理领域,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产生的剩余污泥的处理技术,特别是剩余污泥的脱水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国外现有的主要污水处理技术都是活性污泥法以及以此为基础衍生出的其他污水处理技术,而这些污水处理技术无一例外都会产生剩余污泥。而剩余污泥必须经过充分处理以便进一步应用于农业生产、能源生产或其他资源化应用中。对于这种含水率高达99%的剩余污泥,常规的处理方法是采用带式浓缩压滤机、叠螺机、离心机进行机械脱水。
从污泥脱水处理工艺中可知,污泥在脱水前需要进行药剂的调理,而污泥与药剂的混合对后续污泥的机械脱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混合只是单一的机械搅拌,污泥与药剂在搅拌罐中混合得不彻底,混合后的污泥颗粒絮体性能并不稳定、密实度也差,即使通过后续的机械脱水处理,最高也只能将含水率降低到75%左右,而更进一步的深度脱水是要通过污泥干化等方法来实现,需要增加额外的能耗。常规的板框压滤机脱水系统要将剩余污泥一次性脱水至65%左右,通常需要添加大量的生石灰,处理成本高,且对环境有二次污染;所以,即使将污泥与药剂进行了机械混合,但其通过常规脱水方法仍无法实现脱水率为65%的目标。
而更进一步的深度脱水是通过常规的污泥干化方法来实现的,但干化本身热能或电能的消耗很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常规的污泥处理工艺很难将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工艺产生的剩余污泥直接脱水至含水率70%以下的问题。提供一种剩余污泥的强化脱水系统,结构紧凑,可靠地对剩余污泥进行处置,能通过机械脱水,将剩余污泥脱水至含水率65%左右,实现污泥作为农业生产或能源生产再次利用物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剩余污泥的强化脱水系统,包括颗粒化器和隔膜压滤机,按工序依次调置有污泥螺杆泵,污泥螺杆泵进口端连接污泥储池,出口端连通颗粒化器污泥入口,颗粒化器快速搅拌机构连通加药装置,颗粒化器污泥出口经进料螺杆泵连接浓缩罐,浓缩罐出口经污泥输送泵连接板框压滤机,隔膜压滤机与空压机、高压清洗机连接。
所述颗粒化器,涉及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慢速搅拌机构和快速搅拌机构,框架上装载快速搅拌机构和慢速搅拌机构,快速搅拌机构连通污泥入口和絮凝剂入口;慢速搅拌机构包括内测等距螺旋和外侧不等距锥形螺旋,内测等距螺旋和外侧不等距锥形螺旋同心同轴,安装在一个锥形外壳内,慢速搅拌机构通过搅拌轴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安装在横梁上,横梁两侧焊接纵向运动导轨,横梁与框架接触但不固定连接,横梁由线性驱动器驱动连接且沿导轨纵向运动,线性驱动器固定于框架上且安装位置为框架与导轨接触的内侧;快速搅拌机构出口连通慢速搅拌机构底部入口,慢速搅拌机构上部开设有污泥出口。
本实用新型与本领域同类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案,只需要聚丙烯酰胺(PAM),无需添加其他任何药剂;且由于颗粒化器的快速搅拌作用,能够使剩余污泥与药剂充分混合、反应,最大程度的发挥聚丙烯酰胺的药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用量,大幅降低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剩余污泥强化脱水各种设备的平面布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颗粒化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颗粒化器A,隔膜压滤机E,进料螺杆泵C,浓缩罐D,板框压滤机E,空压机F,高压清洗机G,泵站H;
1:污泥出口;2:锥形外壳;3:框架;4:污泥入口;5:絮凝剂入口;6:线性驱动器;7:横梁;8:外侧不等距螺旋;9:内侧等距螺旋;10:支撑杆;11:快速搅拌机构搅拌桨;12:慢速搅拌机构驱动电机;13:快速搅拌机构驱动电机;14:搅拌轴。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的一种剩余污泥的强化脱水系统,包括颗粒化器A和隔膜压滤机E,按工序依次调置有污泥螺杆泵,污泥螺杆泵进口端连接污泥储池,出口端连通颗粒化器污泥入口,颗粒化器快速搅拌机构连通加药装置,颗粒化器污泥出口通过进料螺杆泵C连接浓缩罐D,浓缩罐出口经污泥输送泵连接板框压滤机E,隔膜压滤机E分别与空压机F、高压清洗机G和泵站H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迈克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迈克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6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减排污泥浓缩塔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污泥产量低的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