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动可调式电流互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6006.0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6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绍金;孙东;赵静;匡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30 | 分类号: | H01F38/30;H01F27/40;H01F29/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卜令涛;魏振柯 |
地址: | 27682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调式 电流 互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属于一种滑动可调式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在生产过程中,二次导线绕制完成检验合格后,在对其外绝缘包扎的工序中,二次导线匝数易发生改变,最为常见的为多一匝或少一匝,导致电流互感器误差发生变化,造成不合格,且一旦外绝缘包扎或浇注完成,二次导线匝数便无法调整,该产品便成为废品,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电流互感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铁心磁化、外界应力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损耗增加,从而导致电流互感器误差增大,甚至超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滑动可调式电流互感器,以达到结构简单,便于生产、操作,灵活可靠、节约成本和资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滑动可调式电流互感器,包括互感器本体,互感器本体引出第一二次接线端,其特征在于,具有调节装置,所述的调节装置由调节筒和触头构成,所述的调节筒外套于互感器本体,与互感器本体活动联结,调节筒上、下相应位置具有紧固螺母;所述的触头安装于调节筒内侧边缘位置,触头与互感器本体裸露的二次导线紧密接触,并经触头引出第二二次接线端。此外,所述调节筒外周设有聚酯薄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滑动可调式电流互感器,结构简单实用,造价低,通过调节装置,使原本超标的互感器再次符合误差要求,减少了资源浪费,具有方便快捷,灵活可靠,节省成本的积极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部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调节筒与互感器本体对应位置的剖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触头与电流互感器接触部位的A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滑动可调式电流互感器,包括互感器本体1和调节装置,并经互感器本体引出第一二次接线端6。所述的调节装置由调节筒2和触头3构成,所述的调节筒外套于互感器本体,与互感器本体活动联结,可在互感器本体上进行相对移动,同时,在调节筒上、下相应位置设有紧固螺母4,当误差调整好后,可通过紧固螺母,使调节筒固定于互感器本体的相应位置。其中,所述的调节筒的覆盖面积小于互感器本体面积,所述的调节筒的横截面与互感器本体的横截面大小相同,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筒的覆盖面积占据四分之一左右的互感器本体面积。所述的触头安装于调节筒内侧边缘位置,触头与互感器本体裸露的二次导线5紧密接触,并经触头引出第二二次接线端7;此外,为加强绝缘效果,提高安全性,所述调节筒外周设有聚酯薄膜。
其工作原理如下: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导线绕制过程中,多绕制5匝,即共绕N+5匝,其中N为额定绕制匝数,二次导线绕制完成后的外绝缘包扎或浇注过程中,将二次导线最后10匝裸漏在外,作为调节匝数,即可调节范围设定为(N-5)~(N+5)之间,其余部分按常规工艺绝缘包扎或浇注。绝缘包扎或浇注完成后,将裸漏在外的10匝导线外侧漆皮刮掉高度约10mm,通过移动互感器本体上调节筒的位置,使触头在最后10匝裸露导线间变换位置,从而改变二次导线的总匝数,起到调节电流互感器误差的作用,误差调整后,拧紧调节筒上的紧固螺母,使调节筒位置固定,并在调节筒周围半叠包扎一层聚酯薄膜。
在使用过程中当电流互感器误差变大时,拆下聚酯薄膜,松动调节筒上的紧固螺母,根据检测结果适当调整调节筒位置,使误差符合要求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未经山东华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60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容器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扁平式印刷线路板焊接式电源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