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钩式抛丸机吊钩缝道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4504.1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5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马学东;张艳兵;石加联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钩 抛丸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吊钩式抛丸机吊钩缝道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吊钩式抛丸机是通过吊钩将工件置于抛丸机箱体内,同时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对铸件、锻件及铆焊件等零件表面清理或强化的一种设备。在抛丸机箱体的顶板上开有吊钩运行的缝道,待处理工件悬挂于吊钩上,运行至抛丸机内部进行喷丸处理。抛丸机工作时,部分高速运动的弹丸会从吊钩缝道中飞出,不仅容易造成外部设备的损坏,也给工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同时弹丸落到地面上,增加了人员的劳动强度,也易使人滑倒受伤。飞出的弹丸若不能及时回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会影响抛丸机的生产效率。专利公开(公告)号:CN203390745U公开了一种吊钩式抛丸清理机顶部密封装置,通过单独设置气动元件牵引密封板,实现吊钩缝道的密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钩式抛丸机吊钩缝道密封装置,能够有效的解决抛丸机工作时的弹丸飞溅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吊钩式抛丸机吊钩缝道密封装置包括:抛丸机箱体、支座、密封毛刷、密封板、滑道、挡块、连杆、固定铰支座和驱动杆,所述支座和滑道焊接在抛丸机箱体的顶板上,其中支座由U型底座和U型钢槽焊接而成,支座位于吊钩缝道的正上方,支座的U型钢槽内装有密封毛刷;所述密封板通过滑块安装于滑道上,与支座及密封毛刷配合密封吊钩缝道;所述连杆两端通过松螺栓分别铰接于密封板和驱动杆上;所述固定铰支座焊接在抛丸机的侧壁上,与驱动杆、连杆及密封板组成吊钩缝道的启闭机构;所述密封毛刷中心开有与吊钩轴颈尺寸相同的圆孔;所述滑道内设有通槽,并在两端嵌入用于限制密封板位置的挡块;所述驱动杆为“L”型,并与固定铰支座通过松螺栓连接,固定铰支座、驱动杆、连杆及密封板组成偏置曲柄滑块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支座的U型钢槽内装有密封毛刷,毛刷磨损时可方便拆卸及更换;密封毛刷用于密封吊钩主轴与密封板间的空隙,可以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密封板可沿着滑道实现横向运动,完成缝道的密封和启闭动作;滑道设有通槽及挡块,便于密封板极限位置的定位,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手动驱动杆可方便的实现密封板的开合,操作简单,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本实用新型利用密封板实现吊钩缝道的密封,保证了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避免了弹丸资源浪费的同时,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吊钩式抛丸机吊钩缝道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吊钩式抛丸机吊钩缝道密封装置的支座立体示意图。
图3是一种吊钩式抛丸机吊钩缝道密封装置的密封毛刷立体示意图。
图4是一种吊钩式抛丸机吊钩缝道密封装置的密封板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抛丸机箱体1、支座2、密封毛刷3、密封板4、滑道5、挡块6、连杆7、固定铰支座8、驱动杆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吊钩式抛丸机吊钩缝道密封装置,该装置由抛丸机箱体1、支座2、密封毛刷3、密封板4、滑道5、挡块6、连杆7、固定铰支座8和驱动杆9构成,所述支座2和滑道5焊接在抛丸机箱体1的顶板上,其中支座2由U型底座和U型钢槽焊接而成,支座2位于吊钩缝道的正上方,支座的U型钢槽内装有密封毛刷3;所述密封板4通过滑块安装于滑道5上,与支座2及密封毛刷3配合密封吊钩缝道;所述连杆7两端通过松螺栓分别铰接于密封板4和驱动杆9上,所述固定铰支座焊接在抛丸机的侧壁上,与驱动杆9、连杆7及密封板4组成吊钩缝道的启闭机构;所述密封毛刷3中心开有与吊钩轴颈尺寸相同的圆孔;所述滑道内设有通槽,并在两端嵌入用于限制密封板位置的挡块6;所述驱动杆9为“L”型,并与固定铰支座8通过松螺栓连接,固定铰支座8、驱动杆9、连杆7及密封板4组成偏置曲柄滑块机构。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工件待处理时,顺时针扳动驱动杆9,带动连杆7运动,此时对密封板4产生拉力,使密封板4沿滑道5向外侧移动,密封板4移动至限位挡块6处停止,从而打开吊钩缝道,把工件吊至待抛丸位置;然后,逆时针扳动驱动杆9,带动连杆7及密封板4运动,关闭吊钩缝道,在密封毛刷3、支座2及密封板4的配合下,完成缝道的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45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模式砂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双面抛光机供液的机械蠕动泵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