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中可吸附卤素半自动化吸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23800.X | 申请日: | 2015-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0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赵洋甬;史敬军;林峰;黄酉腊;舒天阁;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40 | 分类号: | G01N1/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中 吸附 卤素 半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卤素吸附装置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中可吸附卤素半自动化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中可吸附卤素(AOX)的测定方法有微库伦法(GB/T 15959-1995)和离子色谱法(HJ/T 83-2001)两种国标方法。这两个方法都是用活性炭吸附水样中的有机化合物,其吸附方法目前主要有振荡吸附和柱吸附两种方式。其中振荡吸附法是将活性炭粉末与被测水样混合于锥形瓶中,置于振荡器上振荡1h以上,通过滤膜抽滤,并用硝酸钠洗涤后将水样中的有机卤化物吸附到滤饼上,由于振荡时间较长,抽滤也需花费较长时间,且处理过程较为繁琐,这种方法一般较少使用;柱吸附是将水样移入吸附装置的样品管中,调节氮气压力,使水样以2-3ml/min的速度流过吸附柱,最后用硝酸钠洗涤后将水样中的有机卤化物吸附到吸附柱上。
柱吸附法虽然从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处理过程,但是随着颗粒物在吸附柱上的聚集,阻力随之变大,恒定的氮气压力可能造成后续流速的降低,甚至不出液,无法完全实现了水样吸附的自动化,大大降低分析效率。
简化版的柱吸附法使用注射器由活性炭吸附柱、硅胶管套、和带 9号针头的25ml或50ml玻璃注射器组成,以人工推动注射器的方法将AOX吸附于活性炭吸附柱上。该方法虽然可以实现水样的恒速过柱,但由于可能存在颗粒物,容易造成管路的堵塞,且随着阻力的增大,接口处可能会出现漏液的情况,且其操作全程需要人工完成,工作强度较大,处理速度也有限(最快一个样需要30min)。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水中可吸附卤素半自动化吸附装置,它具有高效而且在吸附过程中通道不会出现堵塞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中可吸附卤素半自动化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与吸附装置连通,所述吸附装置与废液回收装置连通,所述注射装置包括若干注射针筒,吸附装置包括数量与所述注射针筒相同的活性炭管,所述每一注射针筒的出口处与第一个三通玻璃管的一个连通口相连通,所述第一个三通玻璃管的另两个连通口通过管件与第二个三通玻璃管两个连通口连接,所述第二个三通玻璃管的第三个连通口与活性炭管连通,所述活性炭管出口与废液回收装置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注射装置还包括多通道注射泵,所述多通道注射泵的每一通道对所述一个注射针筒的注射活塞进行驱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管件上安装有过滤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吸附装置置于超声波震荡处理装置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三通玻璃管、管件以及所述活性炭管置于所述超声波震荡处理装置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管件为玻璃管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废液回收装置为一废液回收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废液回收装置上设置有废液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动力推动注射器(100ml),避免氮气加压可能造成的流速不恒定问题。
2.注射器与吸附管的链接使用2个玻璃三通将2个20um注射器过滤头并联的形式组合,当一个通道阻力过大时,可由另一通道进行分流,避免阻力过大引起的漏液问题。
3.吸附柱及过滤头被置于超声波处理盒中,可将大颗粒物质细化为小颗粒物质,减少管路堵塞的情况;同时,超声处理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活性炭管制作过程中的微小通道(水样可直接通过该通道流出,与活性炭接触不够),增加水样与活性炭的接触面积,增加吸附效率;同时增加过滤头后可以对水中的AOX成分进行单独分析。
4.注射泵为多通道,可同时处理多个水样,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注射装置;2、,吸附装置;3、废液回收装置;4、超 声波震荡处理装置;5、连通管;6、注射针筒;7、多通道注射泵;8、三通玻璃管;9、活性炭管;10、管件;11、过滤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体现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38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爆破实验的防护观察窗
- 下一篇:简便玻片染色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