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把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3597.6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3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魏宁馨;杨孟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思纳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26 | 分类号: | B62K2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把 | ||
1.一种手把套,适于套设在一个柱体上,并包含一个供该柱体穿设的穿设空间;其特征在于:该手把套包含七个长条部,彼此弯折地连接,并相配合围绕界定出该穿设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部能分为一个第一长条部、一个与该第一长条部相间隔的第三长条部、一个连接于该第一长条部与该第三长条部间的第二长条部、一个连接该第三长条部的第四长条部、一个与该第四长条部及该第一长条部相间隔的第六长条部、一个连接于该第四长条部与该第六长条部间的第五长条部,以及一个连接于该第六长条部及该第一长条部间的第七长条部,该第一长条部的厚度最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把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长条部具有彼此内外间隔的一个内表面与一个外表面,所述内表面分别为弧面并相配合界定出剖面呈圆形的该穿设空间,所述外表面分别为平面并能供使用者握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把套,其特征在于:定义一条通过该穿设空间圆心的中心轴线,每一个长条部具有两个延伸会通过该中心轴线并与相邻的两个长条部连接的侧面,所述侧面相配合定义出一个对应该第一长条部且呈58度的第一圆心角、一个对应该第二长条部且呈61度的第二圆心角、一个对应该第三长条部且呈45度的第三圆心角、一个对应该第四长条部且呈45度的第四圆心角、一个对应该第五长条部且呈45度的第五圆心角、一个对应该第六长条部且呈45度的第六圆心角,以及一个对应该第七长条部且呈61度的第七圆心角。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把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长条部的厚度为4.87~5.27mm。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把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长条部、该第三长条部、该第四长条部、该第五长条部、该第六长条部及该第七长条部的厚度为3.05~3.45mm。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把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长条部的外表面与该第六长条部的外表面平行,该第三长条部的外表面与该第七长条部的外表面平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把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长条部的外表面与该第六长条部的外表面间的距离,以及该第三长条部的外表面与该第七长条部的外表面间的距离分别为26.4~26.8mm。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把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长条部的外表面与该第一长条部的外表面相配合界定出一个第一边界,该第一边界与该第五长条部的外表面的距离为29.0~29.4mm。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把套,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长条部的外表面与该第五长条部的外表面界定出一个第二边界,该第二边界对该第一长条部的外表面的距离为29.4~29.8mm。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把套,其特征在于:该第七长条部的外表面与该第一长条部的外表面相配合界定出一个第三边界,该第三边界与该第四长条部的外表面的距离为29.0~29.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思纳国际有限公司,未经亚思纳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35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舷窗的除霜装置
- 下一篇:快速折叠式电动滑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