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自动脱模的斜齿轮成形凹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3137.3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0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许锋;龚冬梅;石文超;吴泽;史家森;钱房房;程生;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西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1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自动 脱模 齿轮 成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便于自动脱模的斜齿轮成形凹模。
背景技术
圆柱斜齿轮塑性成形是一种优于传统机械加工的斜齿轮成形方法,塑性成形后的斜齿轮具有金属流线完整、齿轮抗疲劳寿命强、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然而,圆柱斜齿轮由于其齿形带有螺旋角,采用顶出方法不便脱模,强制顶出,对齿轮和模具都会造成极大损伤,脱模问题已成为圆柱斜齿轮塑性成形的最大的瓶颈。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满足塑性成形圆柱斜齿轮自动脱模的装置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自动脱模的斜齿轮成形凹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自动脱模的斜齿轮成形凹模,包括内圈及与内圈相套接的外圈,所述内圈为由四个相应瓣块组合而成的圆台形结构,所述内圈的内腔构成斜齿轮成形齿腔,所述内圈外侧壁为自上而下向内倾斜的倾斜面,该倾斜面锥角为8-12°,所述瓣块两侧侧壁中间位置处均嵌入有凹槽,相邻瓣块的相邻凹槽之间压入有一压缩弹簧;所述外圈设有与内圈相匹配的圆台形套腔,所述内圈被压入外圈的套腔内。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所述内圈外侧壁的倾斜面锥角为1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凹模,在斜齿轮成形后,其外圈在外力作用下实现与内圈的脱离,内圈在四个压缩弹簧恢复力作用下实现四个瓣块的彼此分离,从而最终实现斜齿轮自动脱模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脱模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凹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圈瓣块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圈瓣块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为:1-内圈,11-瓣块,111-凹槽,12-倾斜面,2-外圈,21-套腔,3-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5可知,一种便于自动脱模的斜齿轮成形凹模,包括内圈1及与内圈1相套接的外圈2,所述内圈1为由四个相应瓣块11组合而成的圆台形结构,所述内圈1的内腔构成斜齿轮成形齿腔,所述内圈1外侧壁为自上而下向内倾斜的倾斜面12,该倾斜面12锥角为8-12°,可选8°、10°、12°,本实施例中选10°,所述瓣块11两侧侧壁中间位置处均嵌入有凹槽111,相邻瓣块11的相邻凹槽111之间压入有一压缩弹簧3;所述外圈2设有与内圈1相匹配的圆台形套腔21,所述内圈1被压入外圈2的套腔21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凹模,在斜齿轮成形后,其外圈2在外力作用下实现与内圈1的脱离,内圈1在四个压缩弹簧3恢复力作用下实现四个瓣块11的彼此分离,从而最终实现斜齿轮自动脱模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脱模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西学院,未经皖西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31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造模具用双室水冷钢芯
- 下一篇:一种波纹管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