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大流量回水监测模具冷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22494.8 | 申请日: | 2015-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5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秦耘;徐峰;成铁山;杨文简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昌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51/42 | 分类号: | B29C51/42;B29C51/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流量 回水 监测 模具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热成型模具点冷却管道的冷却方式是粗放式的,是没有采取任何控制手段的,采用管道水源直接与热成型模具冷却管道联接;其缺点是:(1)水源压力低,流速慢,冷却效果差;(2)通水时间没有控制,处于一种常通或常闭的状态,不能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智能调节通水时间;(3)残余水量无法全部排空影响冷却效果。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模具冷却装置,存在冷却方式简单粗放、冷却效果较差的现状,不能满足高精度的热成型模具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高压大流量回水监测模具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高压大流量回水监测模具冷却装置,包括主机、水箱、分配器、主水阀、主气阀及冷却管;所述主机包括PLC控制系统、水泵及气泵,所述水泵与气泵分别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所述水泵联接所述水箱;所述主水阀及主气阀分别设置于所述水泵与气泵上;所述分配器包括水路板及支路阀;所述水路板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及进气口,相对另一端设置有多路支路,每路支路对应设置一支路阀;所述支路阀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所述进水口与所述主水阀通过第一软管联接,所述进气口与所述主气阀通过第二软管联接;每根所述冷却管对应联接一支路阀。
优选方案,所述冷却管包括U型的冷却部及联接于所述冷却部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联接所述支路阀,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有回水流量器。
优选方案,所述回水流量器由若干转子流量计排列组合设置,每支转子流量计顶部对应与一所述冷却管的第二连接部联接。
优选方案,所述转子流量计底部连接有废水管,所述废水管联接一废水箱。
优选方案,所述水泵为多级水泵,并且,所述水泵内设置有水压溢流阀以保证系统水压持续稳定。
优选方案,所述水泵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
优选方案,所述水箱内设置有电磁阀及水位监测仪,所述电磁阀连接有补水装置,所述电磁阀与水位检测仪分别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
优选方案,所述主水阀与水泵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过滤装置。
优选方案,所述主机上设置有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用上述方案的高压大流量回水监测模具冷却装置,设计合理,利用PLC控制高压水的多路通断及流量的监测,对热成型模具的整体温度的稳定可控,进一步提高热成型模具生产合格率及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大流量回水监测模具冷却装置,包括主机1、主控电箱2、水箱、分配器3、主水阀4、主气阀5、冷却管6及热成型模具,所述热成型模具包括相对的左模7和右模8;所述主机1与所述主控电箱2电性连接;所述主机1包括PLC控制系统、水泵及气泵,所述水泵与气泵分别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水泵与气泵的开闭;所述水泵联接所述水箱;所述主水阀4及主气阀5分别设置于所述水泵与气泵上;所述分配器3包括水路板及支路阀;每一支路阀可以再另外连接一分配器3;所述水路板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及进气口,相对另一端设置有多路支路,每路支路对应设置一支路阀;所述支路阀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系统;所述进水口与所述主水阀4通过第一软管9联接,所述进气口与所述主气阀5通过第二软管10联接;每根所述冷却管6对应联接一支路阀;所述主水阀4及主气阀5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支路阀,所述第二支路阀用于分别联接为所述左模7与右模8上的冷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昌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昌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24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鞍形曲面过渡的薄膜无级双向拉伸装置
- 下一篇:螺杆挤出机过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