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室大棚卷帘机及风口膜自动运行时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2282.X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5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润喜;张想平;张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A01G9/2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赵立权 |
地址: | 733006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室 大棚 卷帘 风口 自动 运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设施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温室大棚卷帘机及风口膜自动运行时控系统。
背景技术
通风口是温室大棚增温保温的关键窗口,温度过高时通风口不及时开启会重挫植物生长发育,温度较低时不及时关闭植物会停止生长。天气太冷时通风口开启过大会冻伤植物,天气较热时通风口开启较迟棚内温度可达60℃以上,而如开启过大棚内温度几分钟内又可降至15℃以下,如此的大幅温差会大大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给后续生长埋下极为不利的隐患。根据棚内温度合理控制大棚通风口的开启大小,可最大可能满足植物生长的温湿度条件,真正发挥温室大棚的增温保温效应。
而现有温室大棚通风口的控制往往采用人工作业,不但费工费时,任务繁重,而且可控性差,效果不理想,尽管国内也有温室大棚通风口的自动化控制设备,但均因成本过高、实用性差等原因,仍然离不开人工操作而难以推广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且运行可靠的温室大棚卷帘机及风口膜自动运行时控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室大棚卷帘机及风口膜自动运行时控系统,包括大棚、卷帘机及保温被,所述卷帘机包括支撑杆、保温被卷轴及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保温被的一端连接于保温被卷轴上,还包括第一时控开关和第二时控开关,所述大棚顶部区域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外侧设有风口膜和风口膜卷轴,风口膜一端与通风口的顶边或底边连接、另一端连接于风口膜卷轴上,所述风口膜卷轴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大棚外两侧墙体上设有弧形轨道,所述风口膜卷轴的两端通过轴套套接于弧形轨道上并可沿弧形轨道上下滑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有第一电机控制芯片,所述第一电机控制芯片分别与第一时控开关和第二时控开关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时控开关、温度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连接有第二电机控制芯片,所述第二电机控制芯片与温度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依次连接,所述第三时控开关与第二电机控制芯片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大棚内。
进一步地,所述大棚的顶部设有第一上限位开关,大棚的底部设有第一下限位开关,所述第一上限位开关和第一下限位开关分别与第一电机控制芯片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口膜的一端与通风口的顶边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上设有限位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限位开关的上方设有第二上限位开关,所述第一下限位开关的下方设有第二下限位开关,所述第二上限位开关和第二下限位开关分别与第一电机控制芯片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由相互铰接的固定杆和活动杆构成,所述活动杆连接第一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实现保温被和风口膜的分别自动控制,通风口的开启大小可根据棚内温度进行实时调整,保证了大棚内温度环境的稳定和适宜;本实用新型时间控制精确,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温室大棚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温室大棚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大棚,2-支撑杆,201-固定杆,202-活动杆,3-保温被卷轴,4-通风口,5-风口膜,6-风口膜卷轴,7-弧形轨道,8-第一电机控制芯片,9-第一驱动电机,10-第一上限位开关,11-第一下限位开关,12-第二上限位开关,13-第二下限位开关,14-第一时控开关,15-第二时控开关,16-第二电机控制芯片,17-第二驱动电机,18-限位器,19-第三时控开关,20-温度控制器,21-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未经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22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指令负载语音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礼佛环境智能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