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点聚光动物驱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21099.8 | 申请日: | 2015-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0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琴 |
| 主分类号: | A01M29/10 | 分类号: | A01M29/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74 | 代理人: | 李俊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 聚光 动物 驱赶 | ||
1.一种多点聚光动物驱赶器,其包括驱赶器主体以及安装于驱赶器主体内部的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赶器主体上设置有与PCB板连接的用于驱赶动物的透镜聚光结构;该透镜聚光结构包括透镜外壳,固定安装透镜外壳内部的使用不同波长及不同工作周期发光源,且一体成型的聚光透镜模块,该聚光透镜模块是由复数个能散发出多个不同角度聚光点的聚光透镜,呈阵列方式排布设置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聚光动物驱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B板包括MCU控制模块,光电电池,电源模块,热红外采集处理模块,光源驱动模块,超声波驱动模块,信息指示模块;所述光源驱动模块,超声波驱动模块,信息指示模块,热红外采集处理模块,电源模块分别连接于MCU控制模块;光源驱动模块与超声波驱动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光源驱动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热红外采集处理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点聚光动物驱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控制模块包括芯片U1,设置于芯片U1上的引脚1至引脚16,连接于引脚8上的电容C7,同时连接于引脚6上的电阻R3,电容C6,电阻R3与电容C6并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点聚光动物驱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驱动模块包括连接于引脚9上的电阻R12,连接于电阻R12另一端的三极管Q2,连接于三极管Q2集电端的二极管D1,二极管D4,二极管D6,电阻R1,电阻R8,电阻R10,二极管D1与电阻R1串联连接,二极管D4与电阻R8串联连接,二极管D6与电阻R10串联连接,三者串联之后再并联于三极管Q2集电端上,三极管Q2发射极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点聚光动物驱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 波驱动模块包括三极管Q3,连接于三极管Q3基极端上的电阻R9,连接于三极管Q3集电极端的超声波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点聚光动物驱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指示模块包括二极管D5,连接于二极管D5上的电阻R1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点聚光动物驱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芯片U2,连接于芯片U2上的二极管D2,连接于芯片U2上的电容C3,电容C1,电容C3与电容C1连接;与芯片U2相互对应的电容C4,电容C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琴,未经刘洪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109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