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茯砖茶烘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0410.7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0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利;吴昱瑾;王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利源隆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 代理人: | 王以森 |
地址: | 4135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砖茶 烘房 | ||
1.茯砖茶烘房,包括烘房体(1),在烘房体(1)的左侧外壁上设有温湿度控制器(7),在烘房体内底部设有由温湿度控制器(7)控制的热源装置(5),在烘房体内壁上设有温湿度传感器(9),在烘房体外壁一侧上部设有由温湿度控制器(7)控制的抽风机(3),其特征在于在烘房体内的顶部设置有能均匀排湿的与抽风机(3)进行管道连接的排湿管装置(2),所述排湿管装置(2)的排湿管(12)、(13)顺着茶砖(8)的排列方向纵向均匀在茶架(4)的上方,所述排湿管(12)、(13)上均布有排湿小孔(18)。
2.茯砖茶烘房,包括烘房体(1),设在烘房体(1)内底部的热源管(5),在烘房体(1)的左侧外壁上设有人工控制的温湿度控制器(7),在烘房体内壁上设有直接显示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9),在烘房体外壁一侧上部设有抽风机(3),其特征在于在烘房体(1)内的顶部设置有能均匀排湿的与抽风机(3)进行管道连接的排湿管装置(2),所述排湿管装置(2)的排湿管(12)、(13)上均布有排湿小孔(1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茯砖茶烘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湿管装置(2)由“口”形排湿管(12),平行设在“口”形排湿管(12)内,一端与排湿管(12)连通,另一端设有封闭头(10)的排湿管(13)所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茯砖茶烘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管(13)之间的距离至多100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茯砖茶烘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管(13)之间的距离至多10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茯砖茶烘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小孔(18)是在排湿管(12)、(13)的左右侧、上部各设1-4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茯砖茶烘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小孔(18)是在排湿管(12)、(13)的左右侧、上部各设2-3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茯砖茶烘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小孔(18)的大小为3-10mm, 或4-9mm,或5-8mm,或6-7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茯砖茶烘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小孔(18)的大小为3-10mm, 或4-9mm,或5-8mm,或6-7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茯砖茶烘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小孔(18)的大小为3-10mm, 或4-9mm,或5-8mm,或6-7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茯砖茶烘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小孔(18)之间的距离为3-30mm,或5-10mm。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茯砖茶烘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小孔(18)之间的距离为3-30mm,或5-10mm。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茯砖茶烘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小孔(18)之间的距离为3-30mm,或5-10mm。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茯砖茶烘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源装置(5)由左右两根连通管(14)、平行设在两根连通管(14)之间的散热管(17)所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茯砖茶烘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装置(5)采用U形结构设置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利源隆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利源隆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04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温式茶叶烘烤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升降刷结构的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