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的换挡护罩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20010.6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6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何果;司志明;徐顺;李青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0/02 | 分类号: | B60K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换挡 护罩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的换挡护罩总成。
背景技术
换挡护罩安装于换挡器,并和汽车驾驶室内的地板连接,将换挡器包裹于封闭空间中,以防止换挡器内进入灰尘,导致换挡故障。
现有的换挡护罩的结构如图1所示,换挡护罩1’上设有和三个卡扣12’,换挡杆安装于安装孔11’内,且通过卡扣12’固定在换挡器上,且为了保证密封性,还设有防尘罩,防尘罩将换挡杆封闭于安装孔11’内,且换挡护罩1’的外边缘与驾驶室地板相接。
上述的换挡护罩1’,结构和功能较单一,没有设置杂物盒或点烟器等,无法满足驾乘人员的需求,降低了驾乘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的换挡护罩总成,可增加换挡护罩的功能,提高驾乘的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的换挡护罩总成,包括包覆于换挡器外的护罩本体,所述护罩本体包括靠近驾驶员一侧的第一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者设有杂物放置空间和点烟器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护罩本体包括设有换挡杆安装孔的第一壳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且靠近驾驶员一侧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两相对侧;所述第二壳体为半包围结构,且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壳体相接,所述杂物放置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空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水平的连接板,所述点烟器安装孔设于所述连接板。
优选地,所述点烟器安装孔与所述杂物放置空间相邻设置。
优选地,还包括封闭于所述换挡杆安装孔的防尘罩,所述防尘罩通过固定部与所述换挡杆安装孔连接紧固。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设于防尘罩靠近所述换挡杆安装孔一侧的安装孔,和卡接于所述换挡杆安装孔内的压板,所述压板的卡脚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卡接固定于所述换挡杆安装孔的内边沿。
优选地,所述护罩本体还设有卡孔,所述换挡器设有连接孔,所述卡孔与所述连接孔同心设置,卡扣穿过所述卡孔与所述连接孔,并卡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卡孔和所述连接孔均设有多个,各所述卡孔和所述连接孔沿护罩本体的周向分布,且所述卡孔与所述连接孔均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换挡护罩总成,包括包覆于换挡器外的护罩本体,所述护罩本体包括靠近驾驶员一侧的第一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者设有杂物放置空间和点烟器安装孔。采用此技术方案,将杂物放置空间和点烟器安装孔集成于护罩本体,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换挡护罩功能单一的缺陷,方便了驾乘人员放置杂物和吸烟等需求,提高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换挡护罩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护罩本体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护罩本体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护罩总成的一个实施例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护罩总成的一个实施例的密封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中:1’-换挡护罩;11’-安装孔;12’-卡扣。
图2-5中:100-换挡护罩总成;10-护罩本体;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杂物放置空间;14-点烟器安装孔;15-换挡杆安装孔;16-第一壳体;17-第二壳体;18-连接板;19-卡孔;20-防尘罩;30-压板;31-卡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结合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换挡护罩总成100,包括包覆于换挡器外的护罩本体10,护罩本体10包括靠近驾驶员一侧的第一侧壁11,和与第一侧壁11相对的第二侧壁12,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中的至少一者设有杂物放置空间13和点烟器安装孔14。采用此技术方案,将杂物放置空间13和点烟器安装孔14集成于护罩本体10上,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换挡护罩功能单一的缺陷,方便了驾乘人员放置杂物和吸烟等需求,提高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200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仪表组合安装板
- 下一篇:一种连续油管辅车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