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讯电缆卷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9662.8 | 申请日: | 2015-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7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崔畅;贾天翼;李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H54/553 | 分类号: | B65H54/553;B65H54/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讯 电缆 卷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讯电缆卷绕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信息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在这些交流方式中,最主要的还是通讯。
通讯作为现代人类的一种重要交流手段之一,不仅是因为其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快,同时还让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距离变的更加广阔,甚至突破到了星球之外。在人们利用通讯网络尽情交流的同时,通讯电缆扮演中默默无闻的角色,它们给人们源源不断的提供着信息。
所以通讯电缆的生产变得尤为重要,对于现在工厂生产电缆的流程中,卷绕电缆就是电缆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如何快速高效的卷绕电缆是厂家不断在探讨和研究的话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各种直径的电缆、快速高效的通讯电缆卷绕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讯电缆卷绕设备,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调整机构、两个互相平行且竖向设置在第一调整机构上的第二调整机构、两个设置在第二调整机构上的旋转机构和中央控制装置,所述第一调整机构、各旋转机构和各第二调整机构均由中央控制装置控制;
所述第一调整机构包括移动底盘、设置在移动底盘两侧的第一气缸和第一气杆,所述移动底盘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移动底盘与底座滑动连接,各第一气缸均通过第一气杆与移动底盘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气杆和两个支柱,各支柱竖直设置在移动底盘两侧且关于移动底盘的中心轴线对称,所述第二气缸位于支柱一侧且通过第二气杆与支柱传动连接;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旋转盘、旋转螺丝、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两个旋转盘互相平行且均靠近移动底盘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数量与旋转盘相对应,各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支柱一侧且通过旋转轴与相对应的旋转盘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均匀设置在旋转盘内且与旋转螺丝传动连接;
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中央控制系统、和与中央控制系统连接的气缸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信号输入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与气缸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与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
具体地,为了提高卷绕机的可靠性,所述移动底盘沿竖直方向的横截面直径小于底座沿竖直方向的横截面直径。
具体地,为了提高卷绕机的工作效率,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为直流变频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通讯电缆卷绕设备通过利用旋转机构对卷绕桶进行紧固和旋转,同时利用第二调整机构可以对各种长度的卷绕桶进行调节,方便旋转机构对卷绕桶进行紧固;在卷绕的同时,通过第一调整机构,根据电缆的直径进行平移,有序的进行电缆卷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通讯电缆卷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通讯电缆卷绕设备的旋转机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通讯电缆卷绕设备的电气原理图。
图中1、底座,2、移动底盘,3、第一气缸,4、第一气杆,5、第二气缸,6、第二气杆,7、支柱,8、旋转轴,9、旋转盘,10、旋转螺丝,11、第一驱动电机,12、第二驱动电机,13、中央控制系统,14、气缸控制模块,15、电机驱动模块,16、信号输入模块,17无线通讯模块,18、电源模块,19、存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讯电缆卷绕设备,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一调整机构、两个互相平行且竖向设置在第一调整机构上的第二调整机构、两个设置在第二调整机构上的旋转机构和中央控制装置,所述第一调整机构、各旋转机构和各第二调整机构均由中央控制装置控制;
所述第一调整机构包括移动底盘2、设置在移动底盘2两侧的第一气缸3和第一气杆4,所述移动底盘2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移动底盘2与底座1滑动连接,各第一气缸3均通过第一气杆4与移动底盘2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包括第二气缸5、第二气杆6和两个支柱7,各支柱7竖直设置在移动底盘2两侧且关于移动底盘2的中心轴线对称,所述第二气缸5位于支柱7一侧且通过第二气杆6与支柱7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96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端子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PET模具热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