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便钢板材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9432.1 | 申请日: | 201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7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利;琚爱云;左明鑫;李成勇;吴伯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64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便 钢板 材吊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吊板材的用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以前用购买来的吊装结构吊运板材。这种吊装结构包括与起重设备相连接的吊环1,吊环1向下连接两根吊链2,两根吊链2的下端分别连接有吊钩3,两个吊钩3从板材的两侧中部钩住板材4,然后起吊。
如果起吊2mm----10mm厚的钢板一次最多5张,并且起吊时钢板中心位置不易准确定位,每次起吊都需要试找几次,有时甚至还要画线。装卸一车这样的钢板需要很长时间。这种起吊方式,由于钢板不易挂稳,在起吊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不安全隐患,同时钢板自身重量会造成钢板严重弯曲,这给后来的工件加工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吊运到位后,需要工人上前手动摘钩,摘钩时钢板和吊钩3突然分离,可能撞击工人或压住工人,带来人身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一次起吊15张以上钢板材的轻便钢板材吊具,使用时无需找准板材中心位置,钢板材落下时也不用摘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轻便钢板材吊具包括两根钢丝绳、四组吊钩装置和一个加强杆,加强杆的两端部对称设有穿线孔;各吊钩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有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连接板,两连接板的外端部之间铰接有吊钩,吊钩的内侧外端部设有倾斜设置的脱钩斜面;两连接板的内端部之间安装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与吊钩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四组吊钩装置分布在所述加强杆的两端部的两侧,加强杆同一端部的两组吊钩装置共用一根钢丝绳;
所述钢丝绳穿过所述穿线孔,且钢丝绳的两端均为起吊端,各起吊端均由转动装置与吊钩之间的间隙沿着转动装置穿过所述平行间隔设置的一对连接板,各起吊端分别设有吊圈。
所述加强杆包括工字钢和焊接在工字钢中部竖板两侧的角钢,所述穿线孔设置在所述工字钢的两端部。
所述转动装置为转动轮或轴承。
所述穿线孔两侧的钢丝绳上分别设有限位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可以起吊多张相同型号的板材4,不论厚薄,不用找准板材4中心位,只要挂好吊钩3,就可以直接起吊,落下时也不用摘钩,直接依靠板材4自身重力就可以自动弹出,使用十分方便、高效。且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人工到吊具前去摘钩,工人自身安全就不再像以往那样在摘钩时受到威胁。总之,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与以往相比提高了吊运板材4的效率,并提高了安全性,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吊具吊运钢板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吊运钢板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以靠近加强杆(工字钢和角钢)的方向为内向,反之为外向。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轻便钢板材吊具包括两根钢丝绳5、四组吊钩装置和一个加强杆,加强杆的两端部对称设有穿线孔6;各吊钩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有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连接板7,两连接板7的外端部之间铰接有吊钩8(确保吊钩8能够在一定角度内转动),吊钩8的内侧外端部设有倾斜设置的脱钩斜面9;两连接板7的内端部之间安装有转动装置10,转动装置10与吊钩8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四组吊钩8装置分布在所述加强杆的两端部的两侧,加强杆同一端部的两组吊钩8装置共用一根钢丝绳5。
所述钢丝绳5穿过所述穿线孔6,且钢丝绳5的两端均为起吊端,各起吊端均由转动装置10与吊钩8之间的间隙沿着转动装置10穿过所述平行间隔设置的一对连接板7,各起吊端分别设有吊圈11。
所述加强杆包括工字钢12和焊接在工字钢12中部竖板两侧的角钢13,所述穿线孔6设置在所述工字钢12的两端部。这种结构便于制造,且强度很高,能够适应一次吊运更多钢板材的需要。
所述转动装置10为转动轮或轴承。所述穿线孔6两侧的钢丝绳5上分别设有限位卡14。限位卡14为现有零件,其具体结构不再详述。限位卡14可以限制钢丝绳5在穿线孔6内移动的幅度,使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更加稳定。
作为一种实用性强的具体方案,所述工字钢12长4米,所述角钢13长2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科技学院,未经郑州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94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堵塞可回收废料的注塑成型机
- 下一篇:注塑模顶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