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脱落安全平开窗铰链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19333.3 | 申请日: | 2015-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9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任泽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泽贤 | 
| 主分类号: | E05C17/32 | 分类号: | E05C17/32 |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邹超贤 |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落 安全 开窗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门窗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脱落安全平开窗铰链。
背景技术
现如今,铝合金窗是通过门窗铰链上,门窗铰链是由窗框固定架,窗扇固定架,活动托架组成,窗框固定架固定在铝合金窗框的底边上,窗扇固定架固定在铝合金窗扇的底边上,活动托架通过铆钉与窗框固定架和窗扇固定架连接,在窗框固定架上设置有滑动槽,滑块安装在滑动槽内,铆钉连接滑块与活动托架,窗扇通过螺钉安装在铰链上的窗扇固定架上,门窗铰链的移动带动窗户,通过门窗铰链将窗户朝里或朝外打开,铰链的窗框固定架固定在铝合金窗框上,采用螺钉固定。由于窗扇的型材壁厚只有1-2mm,螺钉与窗扇型材的实际咬合厚度也只有1-2mm。而且上钉力度过大,容易造成螺钉滑牙。同时螺钉与窗扇型材的材料不同,硬度不同,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咬蚀的现象发生,造成了螺钉松动,存在着门窗容易掉落的危险,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因此在使用传统的门窗铰链时,为了防止门窗脱落,需要加装防坠索。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简单,固定牢靠,安装精度高的防脱落安全平开窗铰链。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脱落安全平开窗铰链,包括窗框固定架,窗扇固定架和活动托架,所述的活动托架通过铆钉连接窗框固定架和窗扇固定架,在窗框固定架上设置有滑动槽,滑块安装在滑动槽内,滑块与活动托架通过铆钉连接,所述的窗扇固定架上排列设有三块不锈钢夹板,所述的不锈钢夹板与窗扇固定架通过螺钉连接。
以上所述的窗扇固定架的表面宽度为23-24mm,相对于传动窗扇固定架的表面宽度18-19mm略宽,比配合固定的窗扇型材上的欧标槽的22.5mm略宽,从而能起到很好的支承托起作用。
在以上所述的远离活动托架一端的不锈钢夹板上设有凸起的安装定位块,安装时,该安装定位块与窗扇型材上的欧标槽的槽口配合卡住后,即可定位该铰链。
使用时,窗框固定架固定在铝合金窗框的型材上,窗扇固定架固定在铝合金窗扇的型材上,活动托架通过铆钉与窗框固定架和窗扇固定架连接,在窗框固定架上设置有滑动槽,滑块安装在滑动槽内,铆钉连接滑块与活动托架,窗扇通过螺钉安装在铰链上的窗扇固定架上,平开窗铰链的移动带动窗户,通过平开窗铰链将窗户朝里或朝外打开,铰链的窗框固定架固定在铝合金窗框上,采用螺钉固定。由于在窗扇固定架上排列设有三块不锈钢夹板,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形成一体,与窗扇安装时,松开螺钉,使得不锈钢夹板与窗扇固定架分离形成空隙,窗扇的欧标槽套入该空隙内,由于远离活动托架的不锈钢夹板上设有凸起的安装定位块,使得不锈钢夹板上的安装定位块与窗扇型材上的欧标槽槽口配合,可将该铰链定位。再上紧螺钉,夹紧窗扇型材,形成可靠连接,实现了窗扇与平开窗铰链的稳固连接,固定后,可将螺钉尾端头进行破坏处理,使得螺钉无法完全退出脱离,避免了窗扇脱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窗扇固定架上依次排列设有三块不锈钢夹板,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形成一体,与窗扇安装时,松开螺钉,使得不锈钢夹板与窗扇固定架分离形成空隙,窗扇型材上的欧标槽口安装该空隙内,再上紧螺钉,收紧窗扇型材,形成可靠连接,从而避免了窗扇脱落,提高了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在第三块夹板上设有凸起的安装定位块,使得夹板上的安装定位块与窗扇型材配合,可将该铰链定位,提高了安装精度,减少加工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
3、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固定牢靠,安全性能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安装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窗框固定架,2-滑动槽,3-滑块,4-活动托架,5-安装定位块,6-窗扇固定架,7-不锈钢夹板,8-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泽贤,未经任泽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93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保护装置
 - 下一篇:氧化石墨烯/银纳米线复合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