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隔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18325.7 | 申请日: | 2015-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2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徐赵东;黄兴淮;郭迎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赵东;南京东瑞减震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7/104 | 分类号: | F16F7/104;F16F1/40;E04B1/9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倩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隔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广泛应用于机械、管道、平台和土木结构的振动抑制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同时隔离和减小振动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有害振动广泛存在于各种机械结构、管道结构、平台结构和土木结构等,是引起材料疲劳乃至结构灾变的主要因素,会导致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准确地认识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机理和动力响应,并对其实施可靠的振动抑制是一个前沿性的研究课题。结构振动控制是一种新型而有效的抑振措施,即利用隔振器或减振器隔离或消耗外部激励能量,以达到减轻外部激励对主结构的破坏。目前开发研究的隔振装置有橡胶隔振垫、滑移隔振装置等,但是橡胶隔振垫缺乏阻尼耗能能力及抗拉拔能力差,滑移隔振装置虽具有阻尼特性,但缺乏回复特性和抗拉拔能力,开发研究的减振装置有粘弹性阻尼器(阻尼能力越大,振动快速消失)、粘滞流体阻尼器、金属阻尼器、摩擦阻尼器、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磁电流变阻尼器等,这些减振装置一般加设于上部结构,不承受竖向载荷,仅用于振动能量耗散。很多场合下(如管道的支座、平台支座等)需要减隔振装置既要能承受竖向荷载,又要能隔离和耗散结构多方向的振动能量,且具有良好的抗拉拔能力和回复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隔振装置,该装置同时具有水平向和竖向的隔振和减振能力,且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回复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
一种减隔振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下钢板和上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的套筒、位于套筒内的弹簧和置于弹簧内的粘弹性核心垫,所述下钢板上设有带外螺纹的下接头,所述上钢板上设有带外螺纹的上接头,所述弹簧由螺旋状的弹簧丝组成,所述弹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带外螺纹的上接头和下接头旋接连接,所述套筒的内径大于弹簧的外径且小于弹簧外径与2倍弹簧丝丝径之和,所述套筒下端固定在所述下钢板上,所述套筒的上端覆盖所述弹簧与上接头的连接处。
其中,所述粘弹性核心垫包括多层依次交替连接的钢板和粘弹性材料层,所述钢板和粘弹性材料层通过硫化交联方式连接,其中,每块所述钢板的厚度为1~2mm,所述粘弹性材料层的厚度为1~10mm。
其中,所述粘弹性核心垫分别与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通过胶粘方式连接或通过硫化方式连接。
其中,所述套筒顶端与所述上钢板的垂直距离为1~500mm。
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减隔振装置同时具有水平向和竖向的隔振和减振能力,且装置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回复能力,另外,本实用新型装置在弹簧外设有套筒结构,套筒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弹簧在振动时从连接头上脱落,同时套筒并不会限制弹簧及位于弹簧内粘弹性核心垫由于横向振动而产生的横向位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可广泛应用于机械、管道、平台和土木等结构的多方向振动抑制中,尤其是应用在上述结构的竖向振动抑制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减隔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粘弹性核心垫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赵东;南京东瑞减震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赵东;南京东瑞减震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83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