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膝置换股骨远端多功能切骨导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7233.7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2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宋长辉;余家阔;黄爱兵;杨永强;王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15 | 分类号: | A61B17/1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周娇娇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置换 股骨 远端 多功能 导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用导航模板,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膝置换股骨远端多功能切骨导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运动性损伤的增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终末期的骨性关节炎,目前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膝关节置换术。
由于个体的差异性,传统手术中采用的手术器械多达130多件,如髓内髓外定位的机械导向装置,切骨板导向装置等。即使这样,在手术中,外科医生还需要凭借肉眼、手感和经验进行解剖定位,通过手工划线、屈伸膝关节摆位等方式进行对线、对位,这本身带有了很大主观性,同时尽管这些机械定位导向装置不断完善,但这些仍是在标准化几何解剖形态的基础上,还是做不到“因人而异”。
在膝关节股骨远端平面和胫骨近端平面切骨后,下肢力线基本确定,而为了保证膝关节股骨假体与股骨远端牢固结合,同时保证受力均匀分布,需要对股骨前髁面切骨、股骨后髁面切骨、股骨前髁斜面切骨、股骨后髁斜面切骨、股骨髁间窝斜面切骨、股骨髁间窝切骨、股骨髁内凸切骨,从而保证切修后的股骨与股骨假体能够配合。现有的手术器械样件繁多,至少需要三件导板以及许多定位装置才可以完成,并且这些手术器械是以假想的标准化股骨为模板设计,与患者个体存在匹配性差异。标准化的手术器械应用的不同的患者上,其应用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其定位、切骨的精度也必然受到影响。因人而异、简单、快捷的手术器械是外科医生所期望的。
得益于计算机及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三维重建在医学上应用越来越广泛,3D打印技术在定制化小批量制造上优势使其在个性化医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国内多位学者已将数字化重建和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科领域,但是仍缺乏针对股骨远端平面切骨后多角度切骨的有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的导航模板不适用于股骨远端多角度切骨手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实现快速、准确切骨的全膝置换股骨远端多功能切骨导板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全膝置换股骨远端多功能切骨导板装置,包括定位板、主导向板和髁间窝导向板;其中,所述定位板的内表面与股骨远端平面切骨后表面贴合;所述主导向板位于所述定位板的外侧且沿厚度方向与之相交,所述主导向板具有贯通所述定位板的多个主导向板切骨槽,包括前髁面切骨槽、后髁面切骨槽、前髁斜面切骨槽、后髁斜面切骨槽和髁间窝斜面切骨槽;所述髁间窝导向板位于所述主导向板的前侧,具有用于进行髁间窝切骨的髁间窝长度切骨槽以及髁间窝宽度切骨槽;所述主导向板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导板装置与股骨的固定钉通孔。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膝置换股骨远端多功能切骨导板装置中,所述定位板为与股骨远端平面切骨后股骨内后髁表面、外后髁表面、内侧皮质骨表面,以及股骨远端平面贴合。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膝置换股骨远端多功能切骨导板装置中,所述定位板为曲面加厚制成的定位板,且厚度为2-4mm。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膝置换股骨远端多功能切骨导板装置中,所述主导向板切骨槽位于主导向板上的开口相互平行,且沿导板装置的前侧至后侧依次为前髁面切骨槽、后髁斜面切骨槽、前髁斜面切骨槽、髁间窝斜面切骨槽和后髁面切骨槽;并且其中后髁斜面切骨槽包括分别用于股骨内后髁以及外后髁切骨的两部分切骨槽,股骨髁间窝斜面切骨槽对应于中部髁间窝宽度。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膝置换股骨远端多功能切骨导板装置中,所述前髁面切骨槽的导向面与股骨远端平面夹角为90-100度,所述后髁面切骨槽的导向面与股骨远端平面夹角为85-95度,所述前髁斜面切骨槽的导向面与股骨远端平面夹角为135-140度,所述后髁斜面切骨槽的导向面与股骨远端平面夹角为130-140度,所述髁间窝斜面切骨槽的导向面与股骨远端平面夹角为135-140度。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膝置换股骨远端多功能切骨导板装置中,所述髁间窝长度切骨槽的导向面平行于所述股骨远端平面,且与股骨远端平面相距8mm-12mm;所述髁间窝宽度切骨槽的导向面垂直于所述股骨远端平面和所述髁间窝长度切骨槽的导向面,且切骨宽度之间相距15-25mm。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膝置换股骨远端多功能切骨导板装置中,所述主导向板切骨槽的切骨深度平面与股骨远端平面相距9-11mm,切骨宽度为17-19mm。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膝置换股骨远端多功能切骨导板装置中,所述定位板的前侧边缘与所述前髁面切骨槽至少相距3mm,所述定位板的后侧边缘与所述后髁面切骨槽至少相距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72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导丝乳头切开刀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肾穿刺活检术术后止血腹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