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形成金属化薄膜屏带的喷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5913.5 | 申请日: | 2015-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9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钱泽友;束长青;朱永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02 | 分类号: | C23C14/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4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形成 金属化 薄膜 喷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化膜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形成小规格金属化薄膜屏带的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化膜就是在BOPP膜或BOPET膜表面蒸镀金属铝和锌,形成金属镀层,根据用户需求金属镀层宽度,在金属镀层一侧保留一条具有一定宽度的空白留边,称为屏带,空白留边区必须清晰无镀层,空白留边区和金属镀层之间连接清晰,不能有模糊不清的缓冲区。生产中通常采用涂油屏蔽方式,即在薄膜蒸镀前,在相应的空白留边区域先期喷涂一层油膜,以防止蒸镀时金属附着。
这种向薄膜表面喷涂屏蔽油蒸汽的喷涂设备通常为一个内置电加热器的呈卧式放置的圆筒状油箱,油箱顶部的喷涂区域开有槽口,槽口上端固定有密封挡板,挡板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向薄膜表面喷涂油蒸汽的喷嘴,每个喷嘴对应薄膜上的一条设置空白留边的屏带。油箱内的油加热后形成油蒸汽,经挡板上的喷嘴喷涂至薄膜表面相应的区域。由于在蒸镀金属化薄膜准备工作前期,必须先将油箱内的油加热,加热后挥发的油蒸气势必会从挡板的喷嘴中溢出,污染薄膜表面,导致金属化薄膜起始处有亮点(即油污染点)而导致镀层易脱落,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形成金属化薄膜屏带的喷涂装置,可以有效防止金属化薄膜起始处出现亮点,提高金属化薄膜产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包括油箱和挡板,油箱内设有电加热装置,油箱上部设有向箱内加油的加油口;挡板上沿长度方向开有用来向薄膜表面喷涂油蒸汽的喷嘴;其特征是:油箱上端设有储气箱,储气箱顶部的喷涂区域开有槽口,挡板固定在储气箱的槽口上端,储气箱两端分别设有与油箱上部空腔相通的气流通道,储气箱两端的气流通道上分别装有电磁阀。
由于储气箱和油箱的两个腔体完全独立设置,两个腔体之间通过电磁阀控制导通或截止,下部油箱中的油蒸汽只有通过电磁阀控制才能进入储气箱中。在蒸镀开始时,及时打开电磁阀,下部油箱中的油蒸汽通过电磁阀进入储气箱,通过挡板上的喷嘴蒸发到薄膜表面上,这样就彻底解决了金属化镀膜起始处亮点部位的镀层脱落问题。
由于蒸镀前期油箱需先行加热,为防止准备期间油箱内气体压力过大,油箱上部设有用于减压的排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阀包括阀体部分、线圈部分及活动阀芯,储气箱两端设有固定阀体部分的端部平台,阀体部分底部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活动阀芯下部垂直设置在阀体部分的阀腔中,活动阀芯上有用来封闭排气口的密封件;油箱顶部及储气箱端部平台上开有与进气口相通的进气通道,排气口下端的储气箱端部平台上设有通向储气箱内腔的排气通道。在储气箱的端部平台上设置进、排气通道,可电磁阀设置在储气箱两端,使得整个装置结构紧凑。而电磁阀的排气口设置在下方,阀体开启前可以使阀腔内蓄积一定量的油蒸汽,使得阀芯开启时,阀腔内的油蒸汽能迅速地充填至储气箱内腔中,有利于实现金属蒸镀和涂油的同步,可彻底解决起始脱落问题,节约屏蔽油的使用。
优选的,活动阀芯下端设有呈径向凸起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下端套装有与排气口上端面配合的密封圈。当阀芯关闭时,环形凸台向下将密封圈压紧在排气口上端面上,密封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独立的上、下腔体和电磁阀控制两个腔体之间的通断,可以精确控制向薄膜表面喷涂油蒸汽的时间,从而消除金属化镀膜起始处亮点部位的镀层脱落问题问题,使得镀层一致性好,可以提高金属化薄膜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1—油箱 11—上部空腔 12-顶部 13-加油口 14-排气口 2—电加热装置 3-储气箱 31-储气箱内腔 32-排气通道 33-堵头 34-端部平台 4-挡板 41-喷嘴 42-凹槽 5-电磁阀 51-阀体部分 511-阀腔 512-进气口 513-排气口 52-线圈部分 53-活动阀芯 54-环形凸台 55-密封圈 6-螺钉 7-进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59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