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15640.4 | 申请日: | 2015-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9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风向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 地址: | 530409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保意识逐步提升,人们对污水排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很多都是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污水管道,排入江河湖海,这将对环境产生重大污染,有些污水会经过处理再进行排放,但是现在的污水处理系统普遍存在结构复杂、能源消耗过高、水质处理效果难以让人满意等缺点,而且目前的污水处理技术都没法在处理过程中对水质进行监控,如果待水处理完成之后,人工检测发现水质处理不合格,又要重新处理,则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能够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设有底面为缓缓上升坡面的集水池,对污水进行缓冲,使得水中的泥沙可以得到初步的沉降,避免过多的泥沙对设备以及后续处理过程产生不良影响,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通过采用自流管利用水自身的重力进行传输水,有效节约能源,减少能耗…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水质监测,如果检测不合格,则将水回流到厌氧池,进行后续进一步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水质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
集水池,其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集水池的底面为与水平面呈20-25°的上升斜面,所述底面距离水平面较高的一端相连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出水孔,所述集水池的上部设有阀门…
格栅池,其一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水孔通过第一自流管连接的第一入水孔,所述第一出水孔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入水孔的高度,所述格栅池的另一侧壁下端设有第二出水孔;
调节池,其一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水孔通过第二自流管连接的第二入水孔,所述第二出水孔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入水孔的高度;
生态处理罐,其两端具有向外凸起的球面,其内部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
厌氧池,其与所述调节池之间设有第一提升泵,所述第一提升泵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管道连通所述调节池与所述厌氧池,所述厌氧池上设有水位监测装置,所述水位监测装置通过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阀门,控制所述阀门启停;
好氧池,其与所述厌氧池相对的侧壁下端分别开设第三入水孔、第三出水孔,第三自流管连通所述第三出水孔和第三入水孔,所述第三出水孔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入水孔的高度;
曝气池,其与所述好氧池相对的侧壁下端分别开设第四入水孔、第四出水孔,第四自流管连通所述第四出水孔和第四入水孔,所述第四出水孔的高度高于所述第四入水孔的高度;
沉淀池,其与所述曝气池相对的侧壁下端分别开设第五入水孔、第五出水孔,第五自流管连通所述第五出水孔和第五入水孔,所述第五出水孔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五入水孔的高度其中,所述沉淀池的上方设有通过回流泵连通所述沉淀池和所述厌氧池的第二管道,且所述沉淀池上设有水质监测设备,所述水质监测设备通过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回流泵,并控制所述回流泵启停。
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
人工湿地,其位于所述生态处理罐的外侧,一管道穿过所述生态处理罐连通所述沉淀池与所述人工湿地;
其中,所述人工湿地从上往下依次包括水生植物以及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从上往下依次为厚度比为2∶3∶5的离子交换树脂层、珊瑚砂层以及煤渣层,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层由厚度为1∶1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层组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好氧池还包括:
搅拌装置,其包括固定于所述生态处理罐顶部且位于所述好氧池上方的搅拌电机以及与所述搅拌电机垂直相连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从上往下依次间隔设有多个搅拌层,每个所述搅拌层包括均匀间隔设在所述搅拌轴四周的多个搅拌杆以及均匀间隔设在所述搅拌杆上的多个搅拌桨。
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搅拌杆与所述搅拌轴之间成30-45°,所述搅拌桨与所述搅拌杆之间成34-40°。
优选的是,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曝气池还包括:
曝气装置,其包括位于固定于所述生态处理罐顶部且所述曝气池上方的鼓风机以及位于所述曝气池内从上往下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曝气层,每个所述曝气层包括沿着所述曝气池内壁四周设置的第一曝气软管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曝气软管内侧呈网格状的第二曝气软管,所述第一曝气软管以及所述第二曝气管道均与所述鼓风机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风向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风向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56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